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变化关系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成为经济学的热点问题。研究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影响的学者较多,也建立了不同的简化模型来反映两者的关系,主要可以归为两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类是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提出及实证分析。研究者认为在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变化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在经济发展初期,经济增长、产出提高意味着对自然资源的过度采伐以及废弃物排放的迅速增加,因此这一时期经济增长一定会导致环境质量的下降。随着经济增长超越一定临界值水平之后,人们对环境质量需求上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等因素将导致经济发展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即著名的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特征[1-2]。9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研究关于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系,主要利用EKC理论对全国、以及各省份EKC存在性进行实证分析,并结合我国个别省份实际情况给出了科学合理的建议。因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EKC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东部、中部的省会及大型城市的研究[3-18],并初具成效,对西部地区及其省会城市的EKC研究则较少[19-24]。
西安市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也是我国中西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 进入90 年代, 西安市经济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然而这些巨大产值的背后, 却潜藏着极大的危害: 那就是工业发展的同时城市环境污染也随之加剧, 严重的环境污染亦成为本区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25]. 据西安市环保局对西安市工业污染源调查所得资料分析和综合, 西安环境污染物的来源, 从行业上看, 主要是源于化工、纺织、冶金、机械、电子、交通设备、建材、造纸、电力、制药等十大行业, 使西安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其中以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最为突出[26].
近20年来西安市经济飞速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重心和区域越来越集中于城区,城区的农业和服务业所产生的污染相对较轻,其主要污染源则来源于工业,工业“三废”的排放是影响西安市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1993 年以来,本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逐年增加, 而综合利用率不到60%,由于年产生量的加大, 加之无害化处理率较低, 这样污染程度仍在加剧, 这些固体废物不但白白占去一些土地, 而且其中有许多有害物质对大气、水文和土壤也进行着不同程度的污染, 对环境构成了潜在的威胁[27]. 因此,本文试图通过西安市1989-2007年历年的人均GDP和工业“三废”排放量的原始统计数据,从客观上探讨西安市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对把握西安市经济发展方向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11989-2007年西安市工业发展及污染状况
我们选取了1989年~2007年的西安市的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工业SO2和烟尘排放量与人均GDP进行对比,主要数据主要来自《西安统计年鉴》、《陕西经济年鉴》、《陕西统计年鉴》[28]。根据西安市1989-2007年的统计资料,得出近年来, 西安市工业废气排放量在2002年之前趋于平稳,从2003年起急剧增加; 工业废水排放量虽然减少, 但排放达标率比较低, 大部分废水未经达标处理直接外排,这些都制约着西安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工业污染的原因很多, 我认为,其中工业布局不合理和工艺水平较低是工业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 还有该市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不够,缺乏严格的环境管理,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认识不足,过多考虑了当前经济效益。所以要加强三废处理设施的建设; 加大废气处理的力度; 提高废水排放达标率; 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 合理布局工业企业;加强工业三废处理的立法工作, 严格城市管理。西安市经济快速增长不可避免地引起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恶化,工业“三废”排放量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从1989-2007年原始数据来看,西安市工业废水排放量开始逐渐上升,到1990年达到最大,随后又不断下降;1998年达到最低点,再逐渐上升。工业废气排放量由1989年的4244800万标立方米上升到2007年的11494114万标立方米;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却不断下降。西安属于工业型城市,工业废气中的SO2排放量一直上升,到2003年起上升趋势更加明显,烟尘则总体下降,说明对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产生了明显的环境效益。
2经济增长(人均GDP)与工业“三废”排放量计量模型建立
指标、数据选取:典型环境指标选取是构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模型的关键。这里选取最能表示工业“三废”的流量指标和存量指标[29]。流量指标选取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存量指标选取工业废气中SO2和烟尘排放量。经济增长指标选取西安市人均GDP(当年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