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构中印“认同”利益的理论基础
1.两国外交理念的变化
十八大以来,我国新一届领导班子着眼国内外两个大局,积极推动我国安全战略转型:从消极性战略防御到主动性战略进取,从单一性边疆安全到多维度全面合作,从内政外交相分离到内政外交一体化。一是提出“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积极倡导各国同舟共济,树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二是全面规划经略周边新蓝图。2013年10月,中央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提出了“亲、诚、惠、容”四字理念及“大周边外交”构想,充分展现了我国谋求与周边国家友好相处、共同发展的包容大度与宽广胸襟。三是提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进一步扩大向西开放。
从印度方面来看,今年5月,具有强烈民族主义色彩的印度人民党赢得大选,一举改变了印度政坛长期多党联合执政的局面。莫迪本人在担任古吉拉特首席部长期间曾经四次访华,亲眼目睹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并希望分享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莫迪执政后,大力推行“发展第一,增长至上”的理念,决心扩大开放,放宽外资限制,彻底改变印度贫困落后的面貌,增强印度在国际舞台的地位和影响力。就职后不久,莫迪便亲口向习主席发出访印邀请,迫切希望与中国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
印度地处“一带一路”交汇地带,是我国推行大国外交、周边外交的重要对象,也是我国构建“南方丝绸之路”经济带,打通西南大通道,推进“两洋出海”的重大战略抉择。中国相信印度是建设“一带一路”的“天然伙伴”。[China invites India to join its ambitious Silk Road projects,Aug 10,2014. http: / /articles. economictimes. indiatimes. com /2014-08-10 / news /52648283_ 1_ maritime-silk-road-china-and-india-shanghai-cooperation-organisation.]但是,自去年习近平主席相继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后,印度一直没有官方的公开表态。中国在2014年2月中印第17届边界谈判提出了让印度参与丝绸之路建设的建议;2014年6月印度副总统安萨里访华,中国再次提出了类似的建议。[Dr Rahul Mishra,What China MUST do to get India on Silk Route,September 17,2014. http: / / www. rediff. com / news / column / what-china-must-do-to-get-india-on-silk-route /20140917. htm]同年9月习近平访问印度时多次提出与印度共建“一带一路”的建议。例如在发表的署名文章里,习近平提出,中印要“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引领亚洲经济可持续增长。”在与印度总理莫迪会谈时,习近平也提出,双方“开展在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框架内的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互联互通进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习近平同印度总理莫迪举行会谈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共同实现和平发展合作发展》,http: / /www. fmprc. gov. cn/mfa_ chn/zyxw_602251 / t1192535. shtm,访问时间,2014 年12月8日。]然而这些关于“一带一路”的建议均未获得印度的正面回应。印度学者称,印政府之所以不敢表态,是由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具体内容不详,印度不敢贸然支持。在印度看来,印度的地理位置及实力可以组织起印度洋沿岸国家共同行动,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印度政府于2014年6月形成了“跨印度洋海上航路与文化景观”(Project Mausam)计划。[Parth Shastri&Paul John,Mausam to link 10 Gujarat sites to Indian Ocean World,Jul 24,2014. http: / / www. unesco. org / new/fileadmin / MULTIMEDIA / FIELD/ New_Delhi / images / timesofindia_ 35. pdf]尽管随着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度,中印关系,尤其是经济合作关系必然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但囿于地缘政治竞争的影响,莫迪政府刻意回避了中国与其一道发展“一带一路”的倡议,而且另谋他算,发起了印度版的丝绸之路计划。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中印如何良性互动,减少猜忌、建构认同,共同建设“一带一路”变得至关重要。本文就以建构主义认同理论为视角,对上述问题进行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