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肠道菌群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研究
更新日期:2020-06-15     来源:中华精神科杂志   作者:王中娴  浏览次数:300
核心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肠道菌群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研究》为作者:张许来最新的研究成果,本论文的主要观点为[摘要] 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期(A组)、

《精神分裂症患者肠道菌群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研究》为作者:张许来最新的研究成果,本论文的主要观点为[摘要] 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期(A组)、缓解期(B组)和健康对照(C组)三组肠道菌群结构特征的差异,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肠道微生物群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在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的符合入组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发作期(A组)32例、缓解期(B组)30例,及与其年龄、性别、BMI 匹配的健康对照(C组)32例。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5-因子模型全面评定患者症状,运用16S rRNA技术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三组之间肠道菌群的差异性,及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1)主坐标分析(PCoA)表明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期(A组)、缓解期(B组)与健康对照组(C组)三组物种间肠道微生物群结构有显著性差异。(2)三组间物种组成分析显示,另枝菌属急性发作期(A组)较健康对照(C组)丰度明显升高(p<0。05);而硫杆菌属急性发作期(A组)较健康对照(C组)丰度明显下降(p<0。05);巨球型菌属急性发作期(A组)、缓解期(B组)较健康对照(C组)丰度明显升高(p<0。05),病例组丰度明显升高;而毛螺菌属、粪球菌属急性发作期(A组)、缓解期(B组)较健康对照(C组)丰度明显减少(p<0。05),病例组丰度明显降低;拟杆菌属、嗜血杆菌属、酪酸梭菌属急性发作期(A组)较缓解期(B组)丰度明显升高(p<0。05);而琥珀酸弧菌属急性发作期(A组)较缓解期(B组)丰度明显降低(p<0。05)。(3)关联性分析显示:小杆菌属与抑郁因子呈负相关(r=-0。269,p=0。034);巨单胞菌属与PANSS总分呈正相关(r=0。291,p=0。022);拟杆菌属与阳性因子成正相关(r=0。282,p=0。029)。结论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患者菌群结构和丰度均发生了改变,且部分菌群相对丰度与临床症状相关,为精神分裂症提供有效改善精神健康障碍的方法思路。不知是否符合录用要求,望您批评与指正。

2024-08-20• 抑郁加重出现精神病性症状会变成精神分裂症吗?
审稿意见一、整体评价《抑郁加重出现精神病性症状会变成精神分裂症吗?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疾病辨析》一文从临床角度深入辨析了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的区...
2024-06-18• 基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构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
基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构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真性高泌乳素血症的预测模型 《现代实用医学》2024年 第4期 | 王斓 王振华 费小聪 雷礼磊 湖州市第三...
2022-05-16• 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患病率达 1. 0% 左右
根据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患病率达 1. 0% 左右,平均每 100 人中有 1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患者需要国家与全社会共同的关注与帮...
2022-05-10• 针对精神分裂症及所出现的抑郁情况
目前针对精神分裂症及所出现的抑郁情况,医学上一般采用药物治疗方式来进行有效的改善。其中SSRIs类药物,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于抑郁症治疗[14],舍...
2022-03-22• 分析患者门诊和住院时医疗机构选择的影响因素
1.2 研究方法采用stata15.0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回归等统计分析。对于均值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对于总体率与构成比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并对三组...
2022-03-15• 精神病症状康复水平作为住院治疗效果
1.21 成本的确定从医院角度出发,计算直接医疗成本消耗。该研究成本由医院财务室根据患者住院清单及微机信息,按病种成本计算方式,计算出两组精神分...
2022-03-04• 分析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及泌
最新的研究成果,本论文的主要观点为。不知是否符合录用要求,望您批评与指正。...
2022-03-02• 改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1.1.1选取2021年5月~2021年12月在南京市江宁区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住院部长期住院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33名。纳入标准:(1)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
2021-11-26• 作者阅读文献标题和摘要
1.关于文献资料收集特别说明:根据我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特点,其大多数由省级专科医院牵头调查,因此,某省的流行病学资料以全省数据为主,此省的...
2021-06-18• 高通量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的进步
1、circRNA的基本概念及功能circRNA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在植物中发现,是一类通过反向剪接形成的环状封闭结构[4]。起初,由于circRNA只在少数转录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