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加科技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公信力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更新日期:2017-12-25     来源:语言文字应用   浏览次数:226
核心提示:多年来,上海市语言文字水平测试中心(以下简称“市语测中心”)根据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了“制度加科技”推进测试工作的新共识,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以科技手段为支撑,较好地实现了制度设计的科学性与制度执行的严肃性的有机统一,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并依靠刚性的科技手段,最大限度减少了制度漏洞和执行制度中的人为因素干扰,提高了测试的公信力,以及测试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公信度,是当前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要着力探索解决的难点问题之一,也是近年来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测试成绩是否符合应试人的心理预期、测试质量能否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直接影响到普通话推广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开展近二十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94年至2012年底,全国普通话测试累计44,528,328人次,其中机测887万人次,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已经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面对测试工作的跨越式发展,以及社会对提高测试工作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的大众期待,市语测中心2004年开始组织力量,就“如何通过制度加科技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公信力”进行积极的实践探索。

所谓“制度加科技”,就是以建立服务、责任、法治、廉洁测试机构为出发点,通过信息技术优化业务流程,固化管理要求,减少制度落实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干扰,以提高测试公信力为目的,以制度建设为保证,以健全权力制约机制为关键,以科技手段为支撑,并确保测试管理在阳光下运行的一整套工作思路和实践措施。 实践证明,“制度加科技”管理模式推动了测试机构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方式和管理职能创新,提升了测试的办事效率、管理水平和工作透明度,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解决了测试公信力建设中的一些老大难问题。

 

一、研究对象、方法、时间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旨在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社会接受度进行客观描述和分析,并通过具体工作实践,探究如何通过制度加科技手段,着力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公信力。本课题研究方法为:实践研究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以83个测试站和20136-10月应试人为调查样本,应试人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取样。发放应试人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200份。

(二)实践研究的时间

本课题实践研究时间为20041-20136月。课题组主要通过梳理实践研究成果,来总结制度加科技手段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公信力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调查问卷与数据处理

本研究调查问卷设计主要以“制度加科技提高普通话水平测试公信力”为主题,并结合本研究需要编制而成。为保证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采取不记名的方式展开调查。所有调查均在20136-9月间完成,并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各种统计分析。

 

二、影响公信力的原因分析

所谓公信力,是指社会公众对某种特定事物或者现象的认同感和满意程度。公众,就是群众。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公信度,是指社会大众对新测试机构测试管理工作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认同感和满意程度。提高测试工作的公信度,具体包含3个方面:一是测试管理制度让群众知晓,要为广大群众认知;二是测试管理的过程要让群众了解,得到群众认同;三是测试管理的手段让群众接受,最终成效要为广大群众所认可。

1994年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以来,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公信度,逐年提高,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但由于制度本身不完善,以及制度执行力方面的不到位,加上人工测试模式的技术落后,社会大众逐渐对测试公信度产生疑虑。因此,要提高测试的公信度,首先要客观分析影响测试公信度的原因,以便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

(一)测试制度公开不够影响公信度

制度制定以后,忽视社会大众的知晓权,是影响测试公信度的根本原因。多年来,从国家普通话测试管理机构到地方测试机构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测试管理制度,但是制度缺少宣传,应试人真正了解的并不多。离开了社会大众对制度建设的参与,其结果便是,再好的制度也只能成为一种“摆设“。正因为制度的透明度、公开性不高,因而难免使得社会大众觉得制度“神秘”和难以监督,致使社会对测试的公信力大打折扣。

(二)测试制度执行偏差影响公信度

从制度建设层面分析,重制度建设轻制度执行出现偏差是影响测试公信度的深层原因。主要是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作为国家考试的严肃性认识上出现偏差。

个别测试管理者在测试管理上不能坚持制度管事,遇到制度规定,或是强调“例外”,或是假装无知,在具体测试管理中表现为指挥随意性,而且在测试中,有打“人情分”的现象,从而使测试失去公平、公正,在社会上造成负面影响。

(三)     测试工作科技含量低影响公信度

从测试管理、测试手段层面来分析,测试工作科技含量低,也是影响公信度的重要原因。2004年之前,普通话水平测试全部依靠传统的测试手段进行。传统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手段,就是测试员直接面对应试人,由测试员通过现场听音的方式进行评分,这种测试方式称为人测,将这种评分方式称为人测评分;传统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其组织、信息采集、评测等基本上都依靠人工来进行,测试成本高、耗费大,不但导致组织工作难,而且测试结果的公信力也受到社会一定程度的质疑。

 

三、普通话水平测试初期的社会信度状况与分析

普通话水平测试初期,指测试手段依靠人测的时期,各地测试机构由于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规章、制度和要求,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工作,始终坚持以质量为生命线、生存线,强调科学管理、优质服务、规范操作,应该说,还是确保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健康、规范、可持续发展,并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一) 社会信度状况

20033月—20047月,《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社会评估

2025-02-19• 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内容检测制度研究及在自然
审稿意见一、总体评价《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内容检测制度研究及在自然资源领域的应用分析》一文深入探讨了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内容检测的制度要求、...
2025-02-18• 检察机关民事支持起诉制度的调查研究 ——以G市
审稿意见一、引言《检察机关民事支持起诉制度的调查研究以G市检察机关工作实践为样本》一文,以G市检察机关的工作实践为例,对检察机关民事支持起诉制...
2025-02-13• 国外人才住房制度分析及经验启示
审稿意见一、总体评价《国外人才住房制度分析及经验启示》一文系统地分析了国外发达国家在人才住房制度方面的关键特征和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2025-02-13• 公物仓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无偿调剂资产 的会计
审稿意见一、总体评价《公物仓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无偿调剂资产的会计和税务处理探讨》一文针对公物仓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无偿调剂资产的会计和税务处理...
2025-02-05• 我国船舶登记制度研究
审稿意见一、总体评价《我国船舶登记制度研究》一文系统地分析了我国船舶登记制度的现状、发展历程以及与国际先进制度的对比,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本...
2025-01-23• 违约金立法制度的理解与适用
审稿意见一、稿件概述本文题为《违约金立法制度的理解与适用》,作者陈凯歌对新近颁布的《民法典合同编通则解释》中关于违约金的相关条款进行了深入解...
2025-01-21• 功能主义下的行政复议附带审查制度研究
审稿意见一、文章整体评价《功能主义下的行政复议附带审查制度研究》一文深入探讨了行政复议附带审查制度的功能定位及其完善路径,文章结构严谨,逻辑...
2025-01-13•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科学内涵、价值意义及
审稿意见一、论文基本情况概述《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科学内涵、价值意义及制度路径》一文,由乔硕、田野、石峰、孙雅和宋辞撰写,投稿至《科学咨...
2025-01-10• 案件请示制度分析
审稿意见一、论文基本信息评价论文标题为《案件请示制度分析》,作者通过对案件请示制度的演进、现实基础、运行及弊端进行了全面分析,旨在探讨该制度...
2024-12-31•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的困境与完善
审稿意见一、总体评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的困境与完善》一文,针对当前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