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降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更新日期:2017-12-25     来源: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浏览次数:265
核心提示:欢迎投稿《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亚低温近年来已被证实可有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传统的降温方法均存在不同的缺陷。本文收集了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应用血管内热交换系统对1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降温治疗,并进行同期比较,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本组共51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为伤后24小时内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 GCS)≤8分,排除其他重要脏器合并伤或功能衰竭及低血压(收缩压≤90mmHg)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20例,年龄18-60岁,入院后随机分为血管内降温治疗组(11例)、常规亚低温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主要脑损伤病理类型为:弥漫性损伤15例,外伤性颅内血肿23例,广泛脑挫裂伤13例。血管内降温治疗组(IVH)平均年龄为38岁,入院时平均GCS为6.1±2.1分;常规亚低温治疗组(TMH)平均年龄为39.6岁,入院时平均GCS为5.8±1.9分;对照组(control)平均年龄为39.4岁,入院时平均GCS为6.0±1.8分。各组年龄及最初平均GCS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表1)。

表1 本组51例患者临床资料
分 组 病例(例) 性别(男/女) 平均年龄(年) GCS(均数±标准差) 手术(是/否)
IVH 11 7/4 38.8 6.1±2.1 6/5
TMH 20 14/6 39.6 5.8±1.9 11/9
CONTROL 20 15/5 39.4 6.0±1.8 10/10
各组年龄及最初平均GCS平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

2. 治疗方法:所有病人均在入院时行头颅CT扫描,根据颅脑损伤类型直接进入亚低温治疗室或手术后再送入,行床旁监护仪(美国HP公司)连续监测体温(T)、心率(HR)、血压(BP)、呼吸(R)、脉搏血氧饱和度(Sp02)、颅内压(ICP)。
2.1 常规亚低温治疗方法:患者入亚低温室后行气管切开和呼吸机(德国Drager Evita 2cap型)辅助呼吸、静脉维持滴注冬眠肌松合剂(生理盐水500ml+氯丙嗪100mg+异丙嗪100mg+卡肌宁400mg),同时采用水循环式降温毯(美国Medithams公司,Gyamar型)降温。
2.2 血管内降温治疗方法:本组11例患者采用CoolGuard3000进行血管内降温治疗。于患者股静脉内置入Cool line 导管,其温度探头则放置于直肠内。Cool Guard 系统通过无菌盐水循环至导管末端的两个球囊来控制温度,当患者血液接触到球囊时则进行冷却。设定的治疗靶温度为33-34℃。
本组31例亚低温治疗组患者伤后开始亚低温治疗的时间为1-20小时,平均为7.43.4小时,RT 维持在33-34℃,平均为33.5 ±0.5℃;亚低温治疗持续时间4-7天,平均为84.8±17.8小时。采用大约每4小时复温1℃的方法,在10-20小时之间将病人RT复至36.5℃±37.0℃左右。
3. 结果评定: 51例病人于伤后6个月时根据GOS评估法判定疗效。①Ⅰ级:死亡;②Ⅱ级:植物生存,长期昏迷,呈去皮质或去脑强直状态;③Ⅲ级:重度残疾,须他人照料;④Ⅳ级:中度残疾,生活能自理;⑤Ⅴ级:良好,成人能工作、学习。
4. 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利用计算机统计学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各组间分析采用q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以P<0.05为显著性差异。

结果:

本组51例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血管内降温治疗组(11例)、常规亚低温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三组患者入院GCS、平均年龄及颅内压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在治疗前,对照组患者平均颅内压为29.70±3.58 mmHg,而传统亚低温治疗组和血管内降温治疗组平均颅内压分别为30.20±2.78 mmHg和29.25±2.88mmHg (P>0.05)。两组亚低温治疗的患者(IVH、TMH)的颅内压从体温降至亚低温状态24小时内开始下降,到伤后第3天显著低于对照组;TMH治疗组在伤后第3天,颅内压有一轻度反弹,而IVH治疗组颅内压则平稳下降;伤后第7天,传统亚低温治疗组和血管内降温治疗组平均颅内压分别为14.47±1.5 mmHg和14.74±1.2 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23.84±2.12 mmHg)(P<0.05),且基本降至正常范围内(见图1)。
IVH治疗组中,RT约2-3小时内可降至33-34℃,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一直稳定的控制在治疗靶温度范围内;在TMH治疗组,约8-10个小时才将RT降至33-34℃左右,且温度波动范围较大;而对照组,RT波动于37-39℃之间。
病人预后:经6个月随访,根据GOS评估法判定疗效。从表2 可见,两组亚低温治疗(IVH,TMH)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图 1 两组亚低温治疗的患者(IVH、TMH)的颅内压从体温降至亚低温状态24小时内开始下降,到伤后第3天显著低于对照组;TMH治疗组在伤后第3天,颅内压有一轻度反弹,而IVH治疗组颅内压则平稳下降;伤后第7天,两组亚低温治疗的患者ICP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基本降至正常。

图 2 IVH治疗组中,快速降至治疗温度,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一直稳定的控制在治疗靶温度范围内;在TMH治疗组,约8-10个小时才将RT降至33-34℃左右,且温度波动范围较大;而对照组,RT波动于37-39℃之间。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预后疗效分析
例数 良好 中残 重残 植物生存 死亡
IVH 11 3(27.3%) 2(18.1%) 3(27.3%) 3(27.3%) 0(0.0%)
TMH 20 6(30.0%) 3(15.0%) 3(15.0%) 4(20.0%) 4(20.0%)
CONTROL 20 2(10.0%) 3(15.0%) 4(20.0%) 5(25.0%) 6(30.0%)

讨论:

重型颅脑创伤的病死率、致残率较高,如何有效地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是学者们一直探索的问题。大量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资料表明,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进行亚低温治疗可以降低颅内压,减少脑水肿,从而增加脑灌注压;同时可以保护血脑屏障,阻断毒性代谢产物对神经细胞的损害,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1-4]。McIntyre et al等[5]系统回顾了1069例亚低温治疗的病人,结果表明对于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亚低温治疗可以减少19%的死亡率及22%的神经功能缺失率;Jiang等[6]利用亚低温治疗43例TBI患者,经过一年的长期随访,结果表明亚低温治疗组死亡率仅为25.58%,明显低于对照组(45.45%),从而认为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以明显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在本组对照研究中,我们对亚低温治疗组和常温治疗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传统亚低温治疗组及血管内降温组分别有9例(45%)和5例(45.4%)预后良好;而在对照组仅有5例(25%)预后良好(P<0.05),与既往文献报导一致。
同期,我们对11例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进行了血管内降温的治疗。张宝全等[7]报导利用血管内降温治疗36例颅脑损伤患者,结果表明血管内降温可以安全、有效、快速地控制颅脑损伤患者的体温。大多数临床试验表明亚低温治疗时间越早,治疗疗效越好,而临床资料进一步显示患者损伤后6h后给予亚低温治疗是非常有效的[8]。常规的亚低温治疗利用冰毯来进行降温,一般需要8-10小时才可得到治疗温度(33-35℃)[9],无疑对治疗疗效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本组病例中,我们采用CoolGuard 3000 系统控制患者的体温,每小时降低1-1.5℃,RT约2-3小时内可降至33-34℃,可以快速、准确地达到治疗的靶温度。同时,在亚低温持续治疗过程中,血管内降温可以稳定地维持治疗的靶温度,避免温度的上下波动。
关于亚低温治疗持续的时间,目前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见。既往认为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增高的病人,应在颅内压降至正常水平后再维持亚低温状态24小时,而对于无颅内压增高的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亚低温持续24小时即可,因为延长亚低温治疗的时间,可增加心率失常,肺感染等并发症[9]。然而,最近jiang[6]等报导长期亚低温治疗(5±1.3天)比短期亚低温治疗(2±0.6天)的疗效具有统计学意义。其认为TBI与心脏骤停的亚低温时间不同。主要因为TBI的患者在3天时水肿较严重造成ICP的升高,而短期亚低温治疗可造成ICP的反弹,从而影响到预后。在本组病例中,治疗持续时间为4-7天,两组亚低温治疗的患者(IVH、TMH)的颅内压从体温降至亚低温状态24小时内开始下降,到伤后第3天显著低于对照组;TMH治疗组在伤后第3天,颅内压有一轻度反弹,而IVH治疗组颅内压则平稳下降;伤后第7天,两组亚低温治疗的患者ICP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基本降至正常;两组亚低温治疗(IVH,TMH)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恢复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