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名词的活用
更新日期:2017-12-27     来源:古汉语研究   浏览次数:291
核心提示:欢迎投稿《古汉语研究》

早在上古文字发展时期,根据词在句中是否表达实在意义或语法意义来划分汉语词类的框架结构就已基本形成。表达实在意义的词包括名、动、形、数、量词等,而诸如副、介、连、助、叹词都属于表达语法意义的虚词。每一个词所属的词类通常较为固定,在句中能够充当的成分也具有相对稳定性,这种明晰的分工在现代汉语语法规则里也同样存在,也就是说词类的基本功能并未因历史的前进而发生不可逆转的改变,而是古今基本同理。在古代汉语里,根据一定的语言表达习惯,一些词可以灵活运用,从而临时改变它在句中的基本或主要功能,即所谓的词类活用。这一语言表达现象的发现不是近期所为,早在清代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中就已谈及词类活用的特殊用法。而对词类活用现象做比较全面而深入研究的是晚清的马建忠先生,他在他著名的《马氏文通》中把词类活用称之为“假借”。马建忠将词类活用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副、代、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第二,形、副、动词充当名词;第三,副、代、动、名词皆可承担形容词的功能;第四,动、名、形容词可以充当副词;第五,介、副、动、名词可以活用为连词。另外,动词偶尔亦可活用为介词。由此观之,《马氏文通》中所概括的词类活用较为全面,涉及面也颇为广泛。陈承泽在《国文法草创》中对“词类活用”也进行相对完整的陈述,“盖凡字一义只有一质而可有数用,从其本来之质而用之者,谓之本用。”[9 ]125这种说法在整个古代汉语研究领域拥有极大的认可度,成为古代汉语学习研究的重要理论支撑。本篇论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古代汉语文言文中名词词类活用现象的概括、归纳,帮助我们加深对古代汉语名词词类活用现象的认识。
一、名词活用的归纳
(一) 名词的使动用法
1.名词使动用法的含义
在古汉语里面,把名词当作使动词来用这种现象不是很多。一旦这种用法出现,表明句中宾语所指代的人事物会成为活用名词的指代对象,也就是发出动作的接受者。名词动词化,说明这一动作产生的行为举动跟这一名词有关,或是让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作为这一用作动词的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存在。一般译为:“使……怎么样”。从历史文献的使用情况来看,这种用法并不多见。
2.名词使动用法的例证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史记 项羽本纪》)[1]279这一句中的“王我”要理解为“使我称王”。
“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战国策·齐策四》)[2]107此句中“先”是“使……居先”的意思,“后”是“使……居后”的意思。
“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1]279这一例子更加具有代表性,句中“生死”与“肉骨”相对,二者在结构上绝非并列结构,而是前动后宾。其中“生”活用为“使……生”,“生死”的意思是“使死生”,就是说死去的人复生;“肉”字用法同理,意思是“使白骨长肉”。
“齐桓公合诸侯而国异姓”(《史记•晋世家》)[2]347,这一句中的名词用作动词的是“国”,意思可以理解为“使异姓建立国家”。
3.名词作使动时省略宾语的特殊现象
在名词作使动用法之后,很少对它后面的宾语进行省略,只是有时候会出现这种状况。例如“天子不得而臣也,诸侯不得而友也。”此句中,“臣”、“友”二字都是名词作使动的用法,但是“友”和“臣”的后面都把宾语省略了,“不得而臣”就是“不得而臣之”,同样的,“不得而友”就相当于“不得而友之”,这两句的意思就是“不得使之为臣”和“不得使之为友”这种省略现象虽不多罕见,但也不能视而不见。这种省略的宾语在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宾语复位,从而正确理解句子的含义。
(二) 名词的意动用法
1.名词意动用法的界定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是一种主观看法。名词的意动用法与其使动用法在结构上类似,其不同在于,使动用法是主语对宾语客观上施加了影响,使宾语成为前面活用为动词的名词所具备人或事,而意动用法只是主观看法,没对宾语施加任何影响。翻译时,名词意动用法,一般释义为:“认为……是……”、“把……当作……”、“以为……是……”等。整体观之,名词的意动用法在古代文献中使用也不普遍。
2.名词意动用法用例
“皆鱼肉之矣。”(《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1]281此句中“鱼肉之”是“以之(指田蚡)为鱼肉”,即把田蚡当做鱼肉任意宰割。
“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封建论》)[2]183“无君君之心”可以理解成没国君当作国君。“君君”叠词动宾结构,前一个“君”是名词的意动用法,后一个则是名词。
“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1]475“药”字在这里是名词的意动用法,意思是“把它看成治病的良药”。
“友风而子雨。”(《荀子•赋》)[2]40“友”和“子”本都是名词,但在这里用如意动,意思为“把风看成朋友,把雨看作子女”。
(三) 名词用如一般动词
1.名词作一般动词的含义
名词的使动和意动用法实际上属于名词活用为动词类,事实上,名词除可用作使动和意动用法外,还可以活用为普通动词充当谓语成分。活用作普通动词时,词义会相应地发生细微变化。在古代汉语,名词活用作普通动词,是在当时特定的语言环境里,临时地被用作动词而有了动词的语法特点和意义。名词活用作普通动词的现象在古代汉语里是相当普遍的。
2.普通名词用如动词的用例
“赵主之子孙侯者。”(《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2]211“侯”本是名词诸侯之意,在动词化后,表示“做诸侯”之意。“范增数目项王。”(《史记•鸿门宴》)[2]127一句中的“目”原来是眼睛的意思,但是在这作为动词使用,含义是“用眼睛示意”。
“驴不胜怒,蹄之。”(唐·柳宗元《三戒》)[1]187这一句里面出现的“蹄”原本是指“驴的蹄子”,但是在句中用如动词“踢”。“从左右,皆肘之。”(《左传•成公二年》)[1]282“肘”字本是“胳膊肘”之意,在这里表示用手肘去挡。“晋灵公不君。(《左传•成公二年》)[2]32“君”字本是名词,但在此句的意思是“晋灵公不做君主应该做的事(不像君主的样子)”。“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战国策•赵策三》)[2]25“脯”原本是“干肉”,但是在句中必须解释成“把鄂候做成干肉”,用作动词。“天帝使我长百兽。”(《战国策·楚策一》)[2]104“长”的本意是“首领”或“酋长”之意,在这里就直接翻译为“做首领”。“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史记•项羽本纪》)“面”字本是名词,在这里有“面对、面向”之意。“夫子式而听之。”(《礼记•檀弓下》)[2]110这里“式”作为通假字,通“轼”,是名词,表示车前供人扶手的横木,动词化后则表示孔夫子扶着横木这一动作。
“曹子手剑而从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2]9 “手剑”两个名词连用,其中“手”用作动词,含有“拿着”的意思。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2]400这句话中的“水”因前有修饰动词的成份“非能”,名词“水”就活用为一般动词,翻译时很明显必须将“水”译作“游泳”或“凫水”之意,其名词动用显而易见。“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令赵帝秦。”(《战国策·赵策三》)[2]24此句中“帝”就是“称帝”,这种名词活用为动化现象在战国策里比较普遍。“秦师遂东。”(《左传•僖公三十二年》)[1]37“汉败楚,楚以故不能过绥阳而西。”(《史记•项羽本纪》)[2]119这两句中的“东”、“西”即为名词动词化,译为“向西进军”、“向东进军”。“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白居易《庐山草堂记》)[1]184这里原本是名词的“面”、“腋”分别表示是“面对”与“夹在腋下”。这种含有动作意味的名词,词义已发生了微妙变化。
3.名词动用的凭据
在一篇文章中,一个词是否动词化,决定因素在上下文或上下句的理解上。要确定某一名词在特定的语句中是否用如动词,需要考虑的包括整个句子的意思,在考虑整个句子的时候,要看该词的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相联系,这个名词在句中的地位,以及它周围的环境中,其他的词跟它本身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这个理论同样适用于观察名词在语句里是否有意动用法或使动用法的现象。在一般情况下,名词在代词前,是用如动词,如“从左右,皆肘之”的“肘之”,这是因为名词不可以修饰代词;当然,如果名词在否定副词后,一般也是名词动化,如“晋灵公不君”、“秦师遂东”等就是这种用法的典型句型;置于能愿动词之后的名词也是作为动词来使用的,就像“非能水也”这一句中的“水”一样。除了这之外,还能够掌握一些关于名词用作如动词的辨别方法,例如,一个句子如果宾语已经确定了,便知宾语前面的名词是否动用,如“曹子手剑而从之”、“故脯鄂侯”等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判断。
(四) 名词用作状语
1.名词用作状语概述
名词作状语在古汉语的词类活用现象中十分重要。尽管这一现象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存在,但如今的汉语表达方式里只剩下方位和时间名词存在这样的用法,普通名词比较罕见。然而,在古代汉语的书面语表达中,不仅仅时间名词能够用作状语,一般的名词也是能够的。这样的状况并不少见,需要我们多去关注、研究和掌握。普通名词作状语时,其作用是纷繁复杂的,有的甚至还具有非常明显的修辞色彩。根据对古代文献的阅读与研究,可以发现一般的名词作状语包含了几种意思:一是对人的态度,二是作为完成某一行为动作的工具或凭据,三是处所,四是一种比喻的说法。
2.表示对人的态度
一个句子中若名词充当状语成分,其撰写者想表达的是,这个名词活用为状语后的动作接受对象是该句中原本宾语所指代对象。这种自动换位感受在某一程度上可当作是古时候人们在表达情感的好恶时的含蓄。一般可以翻译为“像对待…一样地…” 或“ 把…当作… ”。
“虏使其民。”(《战国策•赵策》)[1]208这里的“虏使其民”就是像对待奴隶一样使唤他的人民。“吾得兄事之。”(《史记•鸿门宴》)[1]199“兄事之”意即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这里就是指“我”待“兄”的态度就是像兄长般。“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膑》)[1]165此句中“客”意思是像对待客人一样对待他,一字便知待人态度如何。

2024-10-25• 古汉语语音、方言及音译探究
审稿意见稿件标题:古汉语语音、方言及音译探究作者:唐庶投稿刊物:《语言研究》审稿意见一、总体评价唐庶的论文《古汉语语音、方言及音译探究》是一...
2024-08-20• 上古汉语“私下”义常用词演变研究
审稿意见一、总体评价本文《上古汉语私下义常用词演变研究》由余墨涵和朱生玉合作完成,详细探讨了上古汉语中七个表示私下义的副词间、阴、潜、微、私...
2024-08-06• 湖南清塘壮语中的古汉语借词
审稿意见一、稿件总体评价本文《湖南清塘壮语中的古汉语借词》由梁生、龚永樱、刘燕钰撰写,详细探讨了湖南清塘壮语中古汉语借词的现象及其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