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从脾论治冠心病的研究进展》为作者:张莹最新的研究成果,本论文的主要观点为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狭窄或阻
《从脾论治冠心病的研究进展》为作者:张莹最新的研究成果,本论文的主要观点为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亦称为缺血性心脏病[1]。据流行病学报告显示,我国每小时约有300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动脉硬化的共同特点是动脉血管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逐渐变窄。在祖国医学的相关记载中并不存在“动脉粥样硬化”这个病名,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病理特点对应的中医病证辨证归属于“胸痹”、“真心痛”、“厥心痛”、“心悸”、“痰证”、“脉痹”等范畴。中医认为该病的的发生发展并非只是由于心一脏的虚损导致,而是由多脏参与的因虚致实的过程。其中心脉的通利和心气的盛衰与脾胃关系密切,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化气而上贯心脉, 生血以充心血, 行津液以布散周身, 脾胃有疾则气机升降失司,津液失于输布,气机不畅则阻碍宗气宣发,津液久停则蕴聚成浊,进而影响于心,因此治脾胃以安心疾,冀脾气旺而贯心充脉, 培土养心而充化源, 则心疾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