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民族性
更新日期:2018-01-01     来源:理论导刊   浏览次数:244
核心提示:欢迎投稿《理论导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国际共产主义运中的自信,是中国人民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自信,具有强烈的民族性意蕴,是民族自尊和民族自豪感的集中体现。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自信
实现民族复兴,是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实践探索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先进工业文明的步步入侵,古老的中华文明遭遇失败与顿挫,中华民族饱受西方欺凌,任人宰割。妄自菲薄的自卑心理有着不小的市场,甚至不乏崇洋媚外的殖民奴化意识。实现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便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基本精神动力、核心话语主题和时代最强音符。
中国党从成立那天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所进行的实践活动,就是要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国家强盛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她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6日第4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坚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以社会主义来挽救民族命运,实现民族复兴。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统一成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基本立场。在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前仆后继、顽强奋斗,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创建了新中国,从而摆脱了近代以来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四分五裂的混乱局面,实现了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所未能实现的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其后,又进行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神州大地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民族的独立、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和社会的变革,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复兴的曙光初步呈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信心逐渐确立。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就曾明确指出:“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并说:“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 [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461页。]而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各阶级先进分子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的探索之所以屡遭失败,民族复兴遥遥无期,就在于他们没有能够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一百多年历史实践得出的结论。其蕴含的信念与信心以文化基因的形式不断得到传承,成为党和人民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的方向与动力。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做成了更深刻更生动的诠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途中,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将其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在1979年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就曾明确指出:“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句话,就是搞现代化建设。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2页。]1987年4月30日他在会见西班牙工人党副总书记、政府副总理格拉时明确指出:“一旦中国全盘西化,搞资本主义,四个现代化肯定实现不了。中国要解决十亿人的贫困问题,十亿人的发展问题。如果搞资本主义,可能有少数人富裕起来,但大量的人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9页。]1990年4月7日他在会见泰国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国民等客人谈话时再次强调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集中力量搞四个现代化,着眼于振兴中华民族。没有四个现代化,中国在世界上就没有应有的地位。我们搞的四个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有凝聚力,才能解决大家的困难,才能避免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7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初步探索,不仅使“我们的党和国家从‘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深重灾难中走了出来,而且还以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深刻了解,为党和国家重新走在时代潮流前面,为中华民族以更强大的力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规划了崭新的切合实际的宏伟蓝图” [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50页。]。
经过中国特色社会主30多年的成功实践,无论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还是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都是有目共睹、不可否认的事实。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社会主义在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再创辉煌,中华民族则在社会主义改革的基础上实现伟大复兴。中国现代化事业引领社会主义与民族复兴血脉相连不可分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使具有5000 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中国成功找到和实践民族复兴发展道路的最强有力的注脚和支撑,既培育和灌注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也使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愿景,并日渐呈现在中华民族眼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梦”确立了根本方向和基本价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底气所在。中国现代化事业辉煌发展带来社会主义自信与民族复兴自信的水乳交融和血脉相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是实现民族复兴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