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的变奏与回响:五四美学在海派创作中的辙迹
更新日期:2018-01-06     来源:新文学史料   浏览次数:321
核心提示:欢迎投稿《新文学史料》

1919到1929的十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被称为新文学作家们创作的第一个十年,但实际上,新文学的创作早在五四运动爆发之前就已经开始了,而1927前后国内形势的动荡又带来了新文学内部的急剧分化,使得其后两年的文学创作都更加接近三十年代的美学特征。[ 沈从文在30年代曾谈到过这一观点,台湾作家林耀德在1990年对施蛰存的访谈中也说到,正是自1928年起,上海新感觉派的创作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首度真正跟世界文学同步发展,她将新感觉派的创作视作对晚清以来中国小说写实主义传统的一恶搞反证,除此之外,“小说家之所以为小说家最重要的根基——世界观也重新模铸了”,这种新的世界观指的即是都市文化的思考方式。这一访谈后来整体成《中国现代主义的曙光》一文,在1990年第6卷9期的《台湾文学》上发表,参见施蛰存:《沙上的脚迹》,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65页。]但在回答“三十年代的美学特征是什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二十年代的文学主题。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启蒙运动,对于新文化运动和五四文学启蒙性质的内涵,研究界存在着这样一种看法,即这场声势浩大的启蒙运动是理性与感性并举的。李雷在新作《审美现代性与都市唯美风——“海派唯美主义”思想研究》援引宗白华关于五四文学乃是启蒙理性与感性审美并举的观点,并称后者为感性启蒙,他解释说,所谓理性启蒙指的是科学与民主的观念,而感性启蒙则包含着“个体生命意识的张扬、对主体生命情感的肯定等鲜少提及的感性生命话语,而这共同构成五四‘人的解放’之思想主题……感性生命的觉醒是颠覆理性权威、建构新理性和实现思想解放的必要前提与先行动力”,[ 李雷:《审美现代性与都市唯美风——“海派唯美主义”思想研究》,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年,第63页。]这种理性与感性并举的启蒙运动可被统称为现代性启蒙。这一观点在作者所设定的逻辑框架中看似合理,事实上,却在启蒙内涵的阐述方面存有不容忽视的误读,本文将从启蒙的内涵、美育主题的变奏和海派创作中的爱欲抒写等三个方面来重新解读五四美学同海派创作之间的关系。
一、 启蒙的丰富内涵:二十年代的思想精神
启蒙精神,或曰启蒙运动的内涵是什么?依照康德的定义,启蒙是人类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状态的必经之路,而所谓的成熟状态,就是不经他人指导便可自由运用理智的能力。因此,自由运用理性的能力,乃是启蒙精神的核心所在,这一点也为后世学者所普遍认同,康德确定了理性在启蒙理念中的核心意义,而这毋庸置疑是所有启蒙理论的基础。刚刚过世的德裔美国历史学家彼得·盖伊(Peter Gay,1923—2015)在《启蒙时代(上):现代异教精神的兴起》一书中认为,启蒙哲人之间存在着一种共同的经验,即在追慕古代和批判基督教精神的同时又对现代性展开了不自觉的追求,此三者辩证互动,共同促成了理性启蒙精神的形成。它承继了文艺复兴对基督教义的批判和赞扬世俗快乐的人文主义精神,肯定了人作为自由个体独立于宗教权威之外的价值,但这种自由乃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诗人和艺术家所歌颂的经验主义自由的一次反拨,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在世界上自行其是的自由”,[ (美)彼得·盖伊:《启蒙时代(上):现代异教精神的兴起》,刘北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4页。]而一个有道德的人必将理性地承担和践行他的社会责任。启蒙运动者们以一种激烈而毫不妥协的战斗精神瓦解了基督教教义对人思想的控制,在此岸世界中建立起一套新的理性话语,而他们所信奉的理性主义,英国学者以赛亚·柏林(Isaiah Berlin,1909—1997)称其为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他们相信“我们正在进步,我们正在发现,我们正在摧毁古老的偏见、迷信、无知和残忍,我们正在建立某种科学,以使人们生活得幸福、自由、道德和正义”,[ (英)以赛亚·柏林:《浪漫主义的起源》,吕梁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年,第36页。]其精髓乃是世俗的、人道的、崇尚自由和大同主义的。

2025-02-21• 非遗闽剧在乡村美育中的融合路径
审稿意见一、文章总体评价《非遗闽剧在乡村美育中的融合路径》一文由张思茜和高苗苗撰写,文章探讨了非遗闽剧在乡村美育中的融合路径,旨在通过一系列...
2025-01-24• 拓展美育教育领域:建设多元化的戏剧美育文化场
审稿意见一、总体评价《拓展美育教育领域:建设多元化的戏剧美育文化场》一文,针对当前美育教育领域中戏剧美育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
2025-01-24• “以学生为中心”的医学生美育课程 教学改革与
审稿意见一、文章总体评价《以学生为中心的医学生美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以〈医学名画欣赏〉课为例》一文由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的白锐撰写,文章以《...
2025-01-23• 生活教育视域下儿童美育的实施路径
审稿意见一、稿件概述本文题为《生活教育视域下儿童美育的实施路径》,作者牛迪基于生活教育理论,结合学校美美与共的教育理念,详细阐述了在儿童美育...
2025-01-15•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中美育实施的现状与对策
审稿意见一、总体评价《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中美育实施的现状与对策初探》一文,针对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中美育的实施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
2025-01-02• 学校美育的前行与思考
审稿意见:标题:学校美育的前行与思考以六盘水市水城区第四小学美育实践为例一、引言部分评价:作者在引言部分明确提出了美育在五育并举教育理念中的...
2024-12-24• 美育职融:重构高职美育教学策略与课程设计 —
审稿意见一、总体评价《美育职融:重构高职美育教学策略与课程设计从机械结合到托举终身,打造与职业教育融合的美育模型》一文深入探讨了高职美育的现...
2024-12-06• 道家美育思想在新时代高校美育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审稿专家,针对《道家美育思想在新时代高校美育教育中的应用研究》一文投稿至《中国语文》的审稿意见如下:审稿意见一、总体评价本文探讨了道家美...
2024-12-06• 高校美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
作为审稿专家,针对《高校美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黄梅戏课程教学为例》一文,以下是我从文章主题、内容质量、创新性、实用性、语言表达及格式...
2024-11-29• 深挖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价值
审稿意见一、总体评价《深挖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价值》一文以七年级下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为例,深入探讨了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价值,文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