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堂观察与教学研究思想变革相结合,重在观察内容的确立。
课堂观察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教学研究活动,重在发现教学中优势或问题,以便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课堂教学观察重在内容,而不在观察的形式。因此,我们把重点放在观察课题的确定和观察量表的制定等方面,而不追求形式的统一性和单一性,强调建立多样化的课堂观察模式。在课堂观察内容方面,我们结合教师的教学特色和教学实际,强调课堂观察的两大功能:一是诊断问题,改进教学;二是发现优势,形成风格。既强调诊断问题的批判性观察,又强调提升经验的教学风格形成性的观察。在观察量表制定同时,强调真实情景的描述记录。
2.课堂观察与干部教师听课评课活动相结合,为教师听课评课注入新的活力。
多年来,我校始终高度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对于领导干部、一线教师听课评课问题十分重视。学校结合市、县教育局的相关文件,专门出台学校听评课制度,每学期定期开展课堂教学听评课活动,规定领导干部每学期听课不少于60节,一般教师每学期不少于40节,强调领导干部听课问题,每学期学校统一下发听课记录,统一回收并进行认真分析、反馈、整理、存档,并将听评课量化作为业务绩效考核的依据,以此促进学校领导干部走进课堂,关注教学,改变过去的听评课活动仅限于教研组和备课组内的教师之间进行,现在首先由领导干部率先进课堂和老师们一起听课,一起老师们评议课堂,使学校的听评课活动真正成为提高课堂效率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的途径,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注入新的活力,提供有力的保障。
3.课堂观察与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相结合,形成合作研究教学的新风尚。
课堂观察是为了改进课堂学习、追求内在价值,在观察的整个过程中进行平等对话、思想碰撞,探讨课堂学习的专业问题 ,不仅是为了评价教学,在观察之后对被观察者评出三六九等,而是为了挖掘课堂观察中的更深层次、更为广泛意义的作用。课堂观察不仅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探究。课堂观察可视为一种促进教学的方法,可以增进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提升教学成效;另外,课堂观察也是一种探究,通过这一途径,可以有助于教师发现、分析和解决教与学的问题。因此,在观察结束,而且整理出较完整的观察结果与发现之后,要对这些发现进行开放性的讨论,讨论的目的,在于更深入地理解事件的背后意义,形成新的教学方法、技巧和观念,进一步改进教学。
4.课堂观察与教师学习文化建设相结合,促进教师自主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不是靠专家引领,不是靠脱产培训,而是一种在工作情景中的自主专业发展。课堂观察提供教师专业分享与相互支持的机会。事实上,最有效的课堂观察,乃是来自观察后的反馈与反刍,尤其是能与同事以及其它教师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与分析,更能使课堂观察的价值发挥到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