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防钻绒性羽绒面料的生产工艺优化
更新日期:2018-01-26     来源:上海纺织科技   浏览次数:243
核心提示:欢迎投稿《上海纺织科技》

羽绒服给消费者带来温暖与舒适的同时,也表现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钻绒。本文主
要针对一直困扰企业的钻绒现象进行研究,通过分析羽绒面料钻绒性的影响因素,结合正交
实验试计,掌握羽绒面料防钻绒性的关键控制点,生产出一种高效防钻绒性的羽绒服装,兼
具优良的防钻绒性和透气性,最大化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1、羽绒的钻绒机理
羽绒受到服装面料的束缚,会因彼此间的相互斥力造成对面料的一个挤压现象,原本靠
近面料的羽绒更加贴近面料,此时当羽绒服受到外界挤压和摩擦时,羽绒会随着空气的流动
从面料的空隙或缝线针眼钻出[1];同时作为蛋白质纤维,结构极性较大,摩擦后羽绒带电发
生同性相斥的现象,使其从面料的孔隙钻出,造成钻绒现象。
2、羽绒服钻绒性的影响因素
轧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填补纤维间隙,使面料结果更加紧密,间接增强面料的防钻绒
性。但轧光次数的增多则会影响面料手感硬化,影响其服用性能[2]。综合实际生产使用、消
费者服用要求及市场反馈情况,本文主要针对四次轧光面料进行钻绒性研究。
2.1 面料紧度及透气性
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容易滋生细菌,因此要求羽绒服优良保暖性的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
透气性,以保证消费者的穿着舒适性。本文通过不同紧密度的纯涤、纯锦面料的钻绒性及透
气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见表1。
表 1 面料紧度与织物透气性、钻绒性的关系
成分
纯涤 纯锦
20D
/380T
30D
/360T
40D
/310T
20D
/380T
30D
/360T
40D
/310T
透气率(mm/s) 0.816 0.880 0.914 0.640 0.825 0.922
钻绒性(根) 15 25 34 13 27 32
注:防钻绒性测试方法:GB/T 12705.1-2009 摩擦法;填充物为白鸭绒,含绒量为 90%。
由表1看出,纱线越细紧度越密,面料的钻绒性越好,透气性越差。紧度越小织物相对
较疏松,透过其孔隙羽绒容易钻出,紧度越密降低了羽绒钻出的可能性;但是紧度越密织物
凹凸程度越大,增加了织物与羽绒接触的表面积,加大羽绒钻出的可能。
2
2.2含绒量
选用20D/380T纯涤、纯锦纶面料缝制绒包,内部充绒为白鸭绒,含绒量分别为70%、80%、
90%,充绒后采用摩擦法测试其钻绒性,测试结果见表2。
表 2 含绒量与织物钻绒性的关系
成分 纯涤 纯锦
70% 80% 90% 70% 80% 90%
钻绒性/根
经向 21 12 8 18 13 7
纬向 16 14 7 18 12 6
由表2可知:选用相同面料时,随着含绒量的增加,面料的钻绒性越好。主要是因为含
绒量低,绒子较多,手感粗硬,受到摩擦作用后更容易钻出面料。对于纯涤羽绒面料和纯锦
纶羽绒面料而言,原料成分对其钻绒性影响较小,在后续选择原料上结合其手感等因素进行
选择。
2.3 缝制用针
羽绒服缝制过程中造成的针眼、针洞也会导致钻绒现象[3]。因此要选用合适的缝针。本
文采用进口德国防热圆头针9号针,这样能避免在机器高速运转中,机针发热,导致面料针
孔损伤过大,出现针眼钻绒。
2.4 缝制工艺
不同的缝制工艺对羽绒的钻绒性也有很大影响。从工艺角度和防钻绒效果出发,我司主
要采用的缝制方式为三层,依次是面料-里布-胆布,绗线采用高士进口线,比常规用线更
细,柔韧性更强。同时将普通平车绗线改为双针网底坎车线迹,既达到了线迹美观的效果,
改善了成衣起皱,且底部网底线迹,更好地锁住底层防绒布,减少线迹钻绒。
2.5 充绒工艺
针对不同充绒工艺的钻绒性本文主要采用模拟消费者成衣洗水的方式进行钻绒性测试
[4]。将面料按不同工艺缝制成筒状,深色干净的羊绒布作为陪洗布,按照GB/T 8629-2001《纺
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度》中5A程度进行水洗,通过对陪洗羊绒布及筒状绒包表面
的羽绒进行计数,间接反应其钻绒性,结果如表3所示。
表 3 充绒工艺与面料、钻绒性的关系
成分
纯涤 纯锦
20D
/380T
30D
/360T
40D
/310T
20D
/380T
30D
/360T
40D
/310T
充绒工艺
先充后绗 48 52 50 46 57 43
先绗后充 32 38 43 35 31 39
由表3可知:采用先绗后充的充绒工艺后面料的钻绒性要好于先充后绗面料的钻绒
性。主要是因为先绗后充避免了因绗线工艺造成穿刺面料而引起的钻绒,同时也减少了对羽
绒造成损伤,减少钻绒可能性;对于纯涤、纯锦面料而言,其对钻绒性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