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评价历史的简要回顾
数学教育评价的研究,是在教育评价研究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审视教育评价的历史,有助于考察数学教育评价.教育评价的发展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时期:(1)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 30 年代,这一时期的教育评价以教育测量为主,力图从量上把握人的智力、人格等精神现象.(2)20 世纪 30 年代,随着“8 年研究”而兴起,它以泰(R.W.Tyler)模式为代表,其特点是描述教育结果与教育目标的一致程度.(3)1957年以后并延续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人们认为教育目标作为评价的依据不是唯一的,目标本身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也必须受到检验.人们认识到用统一的目标模式去评价教育效果,从根本上说是不可接受的,因而相继推出了许多新的评价理论和模式.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B.S.Bloom)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4)1984 年,美国评价专家 E.枯巴和Y.S.林肯在名为《第四代教育评价》的专著中提出了第四代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构架,在美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一理论更加重视评价中对不同价值体系存在着的差异进行协调,更为重要的是认为评价结果并不依赖于其客观实际情况相同程度,而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有评价者意见一致性的程度.我国现代意义上的教育评价大致起步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在这之前,由于历史的原因,没有开展系统的教育评价研究,但是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20 世纪 80 年代后,特别是 1986 年,布卢姆应华东师范大学邀请来华讲学,他的“掌握学习策略”、“教育目标分类学”在我国迅速传播.之后,我国现代教育评价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二、PISA教育评价的特点
PISA 作为一项新的评价项目,它基于终身学习的理念.认为终身学习就是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不断通过学习获得为成功地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所必需的新知识和技能.由于学生不可能在学校获得自己终身必需的所有知识.因此学校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学生会组织协调自己的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此 PISA也要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学习策略和方法。在这种理念下,PISA在注重对数学素养的涵义进行新的诠释的同时,还强调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但要注意考查学生对学校数学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更要重视他们在不同的问题背景下对所学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灵活运用能力。既要评价学生对问题解答的正确性,又要关注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不同的解决途径。
其次,评价内容上,PISA 不仅关注学生在校学习的基于课程的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还要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并善于将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运用到他们在生活中将会碰到的问题情境中。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在不同问题情境中提出,分析,解决问题时是否能够有效地分析,推理,决策和交流他们的想法。因此,PISA 评价内容不仅是与课程相关的内容。同时也是一个更广泛意义上的内容。如:数据分析、不确定性、从属关系等。由此可以看出,PISA 主要侧重于学生对数学内容的理解认识及应用。
三、PISA评价对我国教育的启示
正确的评价理念和评价目的是数学教育改革的首要内容,基础数学教育评价应该以有效地促进数学教育,提高全体学生作为社会公民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目的。但是目前的数学教育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甄别和选拔,特别是各个阶段的终结性评价,以学生的考试成绩给学生分层,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评价的诊断反馈及促进发展的作用,违背了评价是为了更好发展的理念。数学教育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的能力,以数学素养作为评价核心,对学生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例如:在第三学段的评价不仅关注对知识本身意义的理解和在理解基础上的应用,而且还要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思考的发展水平等方面。
合理的评价内容是数学教育评价改革的关键内容。传统的内容评价只关注课程实施后对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掌握和应用的总结性评价,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考察,不能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历程,不能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数学课程的评价内容也进一步明确。课标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的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内容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其中,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是根据数学知识体系来划分的,属于数学课程知识的内容。而综合与实践则不是根据数学知识体系划分的,它主要是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加深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内容的理解体会各个部分知识的联系。显然,评价时不能笼统对知识技能和能力评价。而且课标对内容的设置是分段的。因此在评价内容过程中有侧重点对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这三个方面内容评价时应以学生对知识方法掌握和技能的运用为主,以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去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能力为辅。相反,对于实践与综合应用方面的内容,评价时重点关注学生面对实际生活情境时,能识别提出问题并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能力。重点关注学生数学素养,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只是其评价的次要方面。
我国应重视基础教育机会的公平,向全国各地提供更多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芬兰的主要优点在于,他们在全国城市学校质量和乡村学校质量之间的差距非常小。而我国除了上海其他地区学校能否胜利完成测试,能否符合测试标准还未可知,这让我国西部山区的教育感到压力。教育的质量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的实现公平间题,如果难以达到基本的教育公平,教育整体质爱的提升是难以实现的。教育的水平与资源的投人是相关的,但是自愿的投人不仅仅是一句空话,而是一个十分难以操作的间题。在我国当下,在分配教育资源时,我国必须根据各地经济状况与文化基础的不同,及同一地区内的不同地方应有不同的投资政策。但是对我国来说好的政策关键在于执行与监督.那么,我们需要同时建立起可用于区域比较的教育评价和监测体系。学习质量的提升,教育政策和投资对教育质量的影响十分巨大。我国明显的劣势就是城乡经济文化差距巨大,这就造成了教育发展的极不均衡。在全球都强调教育资源配置公平的今天,我国十分有必要建立区域性教育公平质量评价监督体系。PISA评价的发展趋势仍是阅读、数学和科学素养为核心内容,学校应该特别强调把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放在首位,学校应该鼓励老师把学生带到社会的大课堂去开阔眼界,只有学生获取了更加丰富的生活信息,他们学到的知识才能进行广泛的迁移联系。这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在我国方兴未艾,但是应试教育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由于地区的差异,素质教育并不是在所有地方都可以很顺利地迅速实现。这就需要千百万教育工作者的齐心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