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气、血、水谷”的生理功能
彝医认为,“气、血、水谷”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水谷”的生理功能是五脏六腑正常生理功能的具体体现。彝医典籍《宇宙生化•论十二地支》:“清浊二元气,结合起来后,十生就五成,五生就十成,管天地首尾[1]。”中医经典《素问•天元纪大论篇》曰:“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由此可见,自然界的万物都是由气聚合而成的。“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气也是构成人形体的最基本物质。《宇宙生化•论天象与人象的关系》载:“五脏生成后,清气主管心,主管心明白,浊气作生命,土来形成体……清气与浊气,结合与头部,肠胃有气循,这样结合后,不死又不生[2]。”《素问•六节藏象论篇》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无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人有形之体的存活需要从天地之气中摄取营养,维持身体的机能,人是自然界的产物,禀天地之气而成,依四时之法而成。人体内包含天地阴阳五行之气,构成了人体之气。人体之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其运动有变化也就是人体生命的活动。气具有激发和推动作用,气能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及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能推动血液的生成、运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及排泄等气行则血行,气行则水行。气尚有温煦功能。《难经•二十三难》曰:“气主煦之”。各脏器、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需要在气的温煦作用下进行;血得温则行,气可化水,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都需要在其的温煦下,才能正常循行。此外气尚有防御作用,固摄功能,气化作用及营养作用等诸多功能。彝医理论里也有气机方面的记载,彝医认为:“混沌初辟、天地未判之时,就存在原始祖气,此时宇宙呈空虚无极状态,随着宇宙的运动进化,原始祖气一分为二,化生清浊二气,青清之气上升为天,赤浊之气下降为地。天地判分后,进而形成宇宙八方,蕴生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物质金、木、水、火、土五行,形成日月星辰,山川万物,乃至人类。清浊二气在清浊六路循环不断运行维持人体的生理活动,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推动和调控万物发生发展变化,气通就是气循正常的升降出入运动”。《宇宙生化•论十二地支》载:“远古的时候,上升的清气,下降的浊气,出现天地间,不断地翻腾[3]”。
血是运行脉中而循环流注全身的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之一。中医学认为:“血生成于中焦脾胃运化而来,各脏腑协调运作而生。”《侣山堂类辨•辨血》:“血乃中焦之汁,流溢于中以为精,奉心化赤而为血。《灵枢•营卫生会》:“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肺脉,乃化而为血。”血液在脉中循环于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肢节,为生命活动提供营养物质,发挥营养和濡润作用。血通是血液作为物质载体在连通各脏腑的脉道中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正常运行,发挥其营养和濡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