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基于供需匹配的“岗位-知识点-课程”关系模型构建
通过招聘信息分析市场对人才的需要,是比较常见的研究视角。夏立新等[9]构建了“专业-岗位-知识点”的就业知识需求关系模型,探究了不同专业与各岗位之间的关系结构。王东波等[10]构建了基于网络招聘信息的BI-LSTM-CRF神经网络的自动抽取模型,实现了对网络招聘信息中技能素质的自动抽取。俞琰等[11]提出了“岗位-课程-知识点”三级体系模型,实现了课程知识点模型的自动构建。Ahood Almaleh等[12]提出了ACM框架体系结构,利用朴素贝叶斯模型对市场职位技能与课程技能进行自动化分析,比较职位与课程之间的差距,帮助学者和课程设计人员弥合技能差距并有效改进课程设置。丁洁兰等[13]对招聘广告进行量化统计分析,归纳出企业对情报学人才专业技能的具体需求,以此为基础探讨了情报学教育的定位与课程设置问题。已有研究为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有价值的建议。现有研究或者针对市场需求进行文本挖掘分析,或者对高校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定性分析,缺少将人才培养与就业需求二者匹配起来的深入研究。
招聘信息是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重要信息来源,体现了企业对应聘者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的要求;而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等体现了高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供需匹配的核心是构建社会需求与学校培养之间的关系模型。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基于供需匹配的“岗位-知识点-课程”关系模型。
“岗位-知识点-课程”关系模型包含岗位、课程、知识点3个对象。其中,岗位是指企业发布的招聘需求中所标识出的岗位名称和类型;课程指高校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所开设的教授专业知识或技能的科目;知识点既是招聘岗位中对所需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描述,也指课程中讲授的知识基本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