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魏前期的游牧经济
北魏前期的游牧经济形成以及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有以下几点原因:
1、鲜卑民族生活的自然地理环境及习俗
中国北部蒙古高原的自然环境较为干旱,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能种植的农作物较少,据史料记载,平城(今山西大同)周边气候恶劣,风沙大,冬季寒冷漫长,土质较为贫瘠,自然灾害较多。在这种自然环境下的各民族皆以游牧为主,食肉酪,衣着也多为动物皮毛。地理环境导致游牧经济更适合北魏早期的发展。北魏定都平城后,逐步完善政权建设,向中原政权转变。但生活习俗毕竟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拓跋鲜卑在很长时间内都坚持本民族习俗,太武帝拓跋焘曾认为“国人本着羊皮袴,何用绵帛”。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生活中仍保持较多的胡族习俗。王肃于太和十八年入魏,“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由此可见,拓跋鲜卑在迁都洛阳之后仍以食羊肉、酪浆为主。游牧经济可以很好的满足拓跋鲜卑的衣食需求,也由此在北魏前期的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
2、北魏建立政权的军事需要
游牧经济有利于维持军事作战力量,游牧民族马上作战历来较为强大便是基于此。拓跋本部人口较少,在不断迁徙的过程中必须克服恶劣的环境同时抵御周边其他部落的侵袭,强大武力的维持是并不可少的。拓跋力微时期“控弦上马二十余万”,迁居盛乐,由于白部大人没有参加盛乐之会便“征而戮之”,由此初步奠定了政权基础,拓跋部落结合体不断扩大,形成“帝室十姓”、“内入诸姓”、“四方诸姓”三层关系圈。桓帝拓跋猗迤西征,穆帝拓跋猗卢征匈奴、乌桓诸部皆取得胜利,降附者众多,“控弦骑士四十余万”,进一步壮大了拓跋部的军事力量。游牧经济之下的游牧习俗使得拓跋鲜卑保持灵活的马上作战能力,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武力强盛使拓跋鲜卑能够征服众多部族,壮大并巩固其统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