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译者介入”之比较
翻译是译者再写、再创造的过程,这一过程反映了译者对作者编码的解码。《雨中的猫》很好地体现了海明威的“冰山原则”,也就是说,与其他的故事相比,该故事对读者和译者的解读更加开放。但是,这一填补空白的过程并非随意的。笔者认为,译者应当适当的保留一些空白供读者填补,译者不恰当的介入和干扰会大大降低作品的艺术价值。批评界的评论核心在于关于美国妻子与猫之间的联系,认为猫反映了妻子的命运,因此翻译应当关注他们之间的联系。当妻子寻猫未果,沮丧地回到房间时,她抱怨道,“[i]t isn’t any fun to be a poor kitty out in the rain”(海明威 135)。“To be a poor kitty”就体现了美国妻子与猫之间的联系,下面是两个译本的译法:
译本一:做一只待在雨中的可怜的小猫,可不是什么有趣的事儿。(曹庸 172)
译本二:可怜巴巴地淋着雨对一只猫咪来说有点悲惨。(毕凤春, 朗锡东 173)
虽然这句话是美国妻子的直接引语,但是两个译本在语气和对这一联系的理解上是有分歧的。译本一更好的使得读者更能够共情,其指出了妻子和猫所共有的孤独感和生活的飘零感。在译本一中,妻子站在雨中的猫的角度表达出自己的处境,甚至表示自己的委屈和不满,而在译本二中,她好像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对猫的不幸遭遇作出评论,有一点漠不关心的口吻暗含其中。因此,第一个译本更好地把握住了妻子和猫之间的关系并将其通过翻译体现了出来。这一点对于保留海明威的写作风格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保留住了其中蕴含的主题思想。
需要注意的是,故事中对女主人公的称呼是发生过改变的。在她出发去寻猫之前,海明威笔下的她是“那位美国妻子”,当她回到酒店大堂时,她是“那位美国女孩”,而当她再次回到那个其丈夫在读书的房间时,她再一次被叫做“那位美国妻子”。整个寻猫的过程即从“妻子”转变为“女孩”的过程,从从属于男性转变为作为独立的女性的过程,因此,“寻猫”象征着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李瑾, 李琳 2009:48)。在她回到房间之后,她便回到了从属的状态之中。然而曹庸以及毕凤春和朗锡东的中译本都没有体现出这种“妻子”与“女孩”之间的不同与变化,因为两个译本的回译都是“妻子”。这一现象也许表明了译者作为男性在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性别位置,因此他们未能注意到文本中女性性别意识的改变。由于源文本在某种程度上与性别问题相勾连,因此,两个译本体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性别位置,一方面反映了其在翻译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另一方面,如果女性主义的读者阅读了源文本,该译本便会招致抵制。笔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译文的读者只阅读了译文而未阅读源文本,译者在其在写及再创造的过程中很可能对译文的读者施加影响,使其无法把握源文本真正要表达的内涵。因此,译者在翻译《雨中的猫》时应当关注女主人公的性别意识的变化,以防译文读者受到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