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的困境
当前,大部分高校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设计基于特质因素理论和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在这种生涯规划模式指导下,课程设计思路是:先认识“我是谁”、再了解“有哪些”,然后决定“去哪里”,最后安排“如何去”,分别对应课程主题:自我探索、职业探索、职业定位与行动。教师倾向于从静止和匹配的角度把学生在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等方面的测评结果对应于相关的职业,引导学生结合匹配职业的要求及发展路径,建立明确的生涯目标,以达成“确定”的状态。在这些理论指导下的课程内容结构清晰,操作性强,追求精准匹配,但可能忽视了时代的适应性和群体的适用性。(1)时代的适用性。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职业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剧烈[6],新职业产生的速度加快,传统职业及发展路径受到冲击,职业转换更加频繁,个体已不可能穷尽所有的职业信息,无法根据职业的具体特征与职业心理进行精准匹配。即便定位了具体目标,也容易因为职业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而无法达成,这时学生容易陷入自我否定或怀疑生涯规划的意义。(2)群体的适用性。大学生具有独立的认知能力和强烈的自我意识,但职业生涯探索体验不够充分,自我概念不够完整,难以定位明确的目标和理想。很多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是一个“探索职业人格—澄清人生观—建构生涯发展意向—行动中探索与建构自我”的循环递进过程。大学生藉由大学阶段校内外活动或接触职业的机会,开始学习尝试,将体验中的发现与自我对照,进一步认知自己。基于新的经验选择新的行动,这个过程不断往复,在交互作用和动态发展的过程中,自我概念逐渐清晰。由于职业世界的快速变化,大学生群体的发展特点,人与环境的互动和发展必然带来职业生涯特点的易变性,生涯未决和生涯转换将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常态。基于传统匹配理论的职业生涯教育对于变化的应对越来越乏力,寻找更适合的理论基础,积极回应正在发生的外在变革是决定高校职业生涯发展课程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