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科建设是学科育人的有力支撑
学科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核心,建设高水平大学就是要培养高水平的人才,这离不开学科建设的土壤[6]。《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坚持“以学科为基础,更加注重结构布局优化协调,更加注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7],从而以学科建设带动人才培养、带动大学建设、带动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具体看来,一所大学学科建设的水平越高,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就越强,就越能吸引到更多高层次的拔尖人才加盟,学科的师资队伍就越强[8],教师与学生双方通过更高质量的互动参与,更深入地推进科学研究、教育教学等基本活动,不断将优秀的研究成果转化为优质的教学资源,教育教学内容得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提高,进一步发挥教学相长、铸魂育人的积极作用,培养的人才质量就会越好、社会认可程度就会越强[9]。因此,大学只有通过学科建设才能拓展学科育人的职能,不断健全完善学科育人机制,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换言之,没有高水平学科建设的土壤,就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
二、高校学科育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学科育人是全面地、全方位地、全过程地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的一种实现方式。有学者从学科育人过程的角度提出[10],学科育人的根本旨意在于成“人”,学科是载体,课堂教学是主要路径,体现“育”的过程,即“学科”由教学之“育”达成“人”的逻辑过程。还有学者从学科的功能角度出发[11],认为学科育人的功能不只是使学生认识世界,获得学科的知识,还要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思维品质的培养、道德和人格的形成,指向学生个体精神发展的全部,使学科完成从“知识本位”到“育人本位”的转换。基于此,本文认为高校学科育人的价值不仅在于学科知识与思想的传递、运用及创新,更在于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与形塑。但实践中,由于价值理性的式微和工具理性的泛滥,学科建设往往忽视了高校育人的根本使命,学科建设所形成的优质资源难以真正渗透进学科育人的各个环节,学科育人的核心作用得不到体现,进而催生学科建设的短视行为。因此,本文从学科环境要素角度出发,构建了一个“学科-专业-教师-学生”四位一体的分析框架,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专业建设为抓手,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学生培养为根本,分别对高校学科育人现实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展开进一步探究,从而推动学科成熟、专业成型、教师成长、学生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