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观层定目标
在课程宏观层面,根据课程性质、大纲、学情、及实际需求等,梳理出整门课的知识、能力、素质和价值观目标,基于“整体外语教学理念[4]”,把上述四方面目标归为互相融通的三阶目标:知识与能力结合构成低阶的语言目标、素质层面为中阶的内容目标、价值观层面为高阶的思维目标,其中,内容目标和思维目标,可直接接轨思政目标。
综合英语(四)的课程目标为:
1.知识:掌握8篇文章的主题知识、新增词汇约1600个、巩固拓展语法知识(尤其复杂句)、掌握一定的修辞、逻辑和思辨知识,夯实英语语言、文学、文化和翻译基础知识。
2.能力:掌握基础的英语听、读、说、写、译能力;挖掘潜能,培养提问、自学、口笔表达、协作学习、思辨、组织、自我规划、评价、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跨文化交际和综合产出能力,具备一定的探索、研究和创新能力。
3.素质:笃学求真,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自学、合作学习意识和能力,初步具备英汉语言和中西文化对比意识,有一定思辨能力[5]和人文修养。
4.价值观:把所学知识、技能内化于个人品格,锤炼“为人”的综合素养,做传播正能量、向善向上的“正”、“忠”、“信”之人。
二、中观层定内容
(一)中观设计思路
确定课程宏观的思政目标后,用反向逆推思维:要实现此目标,课程需怎么教?面对一个空范的大目标时,将其分解成更具可行性的小目标。因此,落实课程的宏观思政目标,设计好各单元中观层的思政内容和与之对应的思政教学安排尤为重要。这涉及到一连串问题:在课程的宏观思政目标指导下,各单元的思政要点是什么?每次课的思政核心是什么?各次课的思政点如何有机串联?各单元之间的思政内容如何呼应共振?如何检测思政效果?文章总结出三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