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晚清民国时期昌都地区文教改革的历史局限
1904年始,清政府为巩固川边地区的稳定,派驻藏大臣凤全、赵尔丰、张荫棠和联豫先后进行川边改革[],昌都文教事业开启近代化发展。但他们将内地实行近代化改革的方法直接照搬到川边地区施行,一味要求藏民族接受所谓先进的“中原文化”,存在强制汉化教育、民族隔阂等问题,未考虑到藏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和其与内地文化的差异性,未因地制宜地推行近代化改革的措施,导致文教事业发展缓慢。民国时期,国民党驻藏办事处应其昌都人员左仁极之申请设立昌都小学一所,1941年9月开学有学生30余名,开办数月之后,因国民党与西藏政治纠纷关系,被驻昌都噶伦南雄勒令停办。昌都文教事业在晚清民国时期的发展受到很多历史局限,并未取得较大成效,导致文教事业发展落后。
(二)汉藏文化交流和宣传党的民族政策的现实需要
由于中国历史上实行大民族主义的政策,严重伤害了民族感情,但邓小平指出“汉藏两民族的隔阂是历史遗留的,造成这种隔阂的正是大民族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但这种隔阂在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指导下,是能够解决的。”[]党的民族政策是根据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实际情况,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毛泽东思想而制定出来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民族政策,这对于解决汉藏民族隔阂具有重要意义。昌都解放后,由于对藏民族语言不通及文化习俗均不甚了解,与昌都地区人民的交流受到限制,不利于汉藏民族间的正常交流与友好相处,更不利于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因此,开展文教工作是基于现实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