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初的保险研究理论方面,经济学家用效用论概念建立了传统的“保险需求模型”,提出被保险人的保险需求一般是根据其风险偏好特征来决定的[2](Arrow,1963)。国外在大学生健康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中, Michael Markowitz et al.(1991)[3]研究了美国大学生商业健康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发现个体特征、家庭因素以及社会因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但是影响程度最大的还是收入水平。Nguyen Ha et al.(2010)[4]也认为收入对商业健康保险需求有较大的影响程度,但他提出了教育程度在其中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往往教育程度较高的人保险意识会更高,对商业健康保险的需求也会更强。Sara R et al.(2007)[5]研究了美国人口调查中的大学生群体,发现大学生群体是增长最快的,并且其最缺乏医疗服务。
我国对大学生健康保险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新医改之后的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的研究,这类研究多以对在校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作为研究来源。
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访谈发现,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较高,但是在校大学生的保险认知度较低,且参保积极性相对较差,大部分大学生并不知道基本医疗保险的内容[6](周芹 2010)。李云辉(2012)[7]认为我国学校的医疗设备不足以及医务人员技术不精是我国大学生健康保险参保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本文指出了目前在校大学生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在校大学生自愿参保积极性不高,学校以及有关主管部门的政策宣传引导力度不够等。以及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低都是大学生参保积极性较低的原因[8][9](张航等,2013;王宇潇等,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