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尿百草枯浓度测定
尿百草枯浓度是目前临床上较常使用的预测APP预后的指标。早在1987年Scherrmann等[2]就发现,在APP 24小时内,尿中百草枯质量浓度>1mg/L的患者预后不佳。随后,Liu等[3]对194例APP患者中存活组及死亡组的入院尿百草枯浓度(C0) 进行比较,发现死亡组的C0是存活组C0的2~3倍。7天内死亡患者的C0显著高于7天后死亡组。C0>49.3ug/ml时,更容易出现7天内死亡,而C0<37.5 ug/ml的患者存活几率更大。由于尿百草枯浓度测定使用仪器昂贵,操作复杂,临床上也使用操作方法简单,能快速获取结果的连二亚硫酸钠显色法对尿百草枯浓度进行半定量测定。何成等[4]分别比较APP患者的尿百草枯浓度,发现尿百草枯浓度为>100ug/ml、30-100ug/ml及<30ug/ml的患者,其死亡率分别为97.78%,57.14%,11.11%,尿百草枯浓度越高,患者死亡率越高。提示尿百草枯浓度半定量测定也是评估APP预后的有效指标。
2.血浆百草枯浓度测定
血浆中百草枯浓度是预测APP预后最准确的指标之一。DuY等[5]的研究表明,死亡组患者血浆PQ浓度是存活组的4-5倍。Hong等[6]发现,血浆百草枯浓度在<50 ng/mL、<1000 ng/mL、 1000 ~ 5000 ng/mL、>5000 ng/mL时,APP患者存活率分别为100%,90.47%,44.0%,0%,随着血浆PQ浓度的升高,APP患者的死亡率也升高。Cao等[7]的meta分析证实血浆PQ浓度是评估APP预后的敏感指标。Proudfoot和Hart等[8, 9]对79名APP患者摄取百草枯后不同时间的血浆PQ浓度进行比较,发现在摄毒4、6、10、16和24 h,血浆PQ浓度分别低于2.0、0.6、0.3、0.16和0.1mg/L时患者存活机率更大。摄毒4小时以后的血浆PQ浓度对APP预后评估更为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