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军校劳动教育的目标指向:从理念到行动
2013年习主席在视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时指出,“努力培养造就能够担当强军重任的优秀军事人才,使培养的学员符合部队建设和未来战争需要”。习主席的重要论述,紧紧抓住了院校教育的基本要求、最大特色和本质属性[4],深刻阐述了在战争形态新变化、军事斗争新需求、强军实践新发展的时代要求下,军队院校应当聚焦学员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开展院校教育,对于教育理念的探索不应停留在表层,而应该转化为热气腾腾的育才实践。
当前的军队院校劳动教育存在认知片面、定位不准的现象。劳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途径,是学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的重要基础。目前,军队院校学员综合评定细则中,并未有针对劳动相关方面进行专项量化的内容规定,因此对于劳动教育的开展也缺乏走深走实的尝试,对学员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情感的培养缺乏必要的现实载体,因此,对于社会普遍忧虑的大学生劳动素养问题,在军队院校中也存在相似的隐疾,劳动教育能否走出理念走向行动,劳动教育是否能够有效发挥其功用,应当是军队教育工作者深刻思考的问题。
在地方高校劳动教育如火如荼进行时,军队院校也不应缺席。那么军校应当如何开展劳动教育,怎么保证劳动教育质量?主要有四方面建议:一是建立相应的政策引领和制度规范,将劳动教育纳入军队院校教育体系,建立科学完善的劳动教育考评和奖励机制,从根本上改变“被迫劳动”的错误观念;二是知行合一,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既有课上的劳动观念、职业观念教育,也有课下教员对学员的言传身教,开展教员与学员的课程建设协作、创新项目合作、学科竞赛指导、学术活动同行等多形式多维度的良性互动,将劳动教育投入课堂、融入生活;三是基于学校的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营造良好的劳动教育氛围,在营区内增加文化标识、人文景观、舆论宣传等载体中的劳动教育元素,同时,对劳动和劳动教育突出个人、团队应当进行表彰和宣传,有针对性的对校园劳动文化进行营造;四是开展突出以学员为中心的劳动教育活动,军队院校劳动教育应当切合学员的生理心理特点,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考虑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根据实际问题灵活调整授课方式和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