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结构、制度等因素已成为学者们研究棉花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的重要方向。如区域规划方面主要提出棉花播种面积占比、农作物产值结构对棉花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影响(石晶等,2013;王力等,2016;孙鲁云等,2020);制度方面主要受产业政策的影响较大,如良种补贴、目标价格补贴、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等(Aziz A Karimov,2014;黄季焜等,2015;张杰等,2016)。同时,不少学者从生产投入要素角度出发,认为机械投入、化肥投入、土地资源等要素对棉花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影响(Kalyan Chakraborty等,2002;王力,2016;黄莹伟,2017;孙鲁云等,2020)。而对市场因素的引入,多应用于棉花生产、国际产业竞争力等方面的研究中(李博文等,2018;何韶华等,2019)。虽然,上述文献对新疆棉花全要素生产效率的研究多是基于全国视野,缺乏对新疆棉花全要素生产效率内部差异的探索,但为本文在研究方法和指标选取等方面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及分解
(一)研究方法
作为一种确定性前沿生产函数法,Malmquist生产指数可以对生产率的变动情况、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各自对生产率变动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Fare R等人(1992)最早采用DEA的方法计算全要素生产率(TFP),并将采用CRS(规模报酬不变)径向DEA模型得出的Malmquist指数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EC)和技术变化(TC)。Fare R等人(1994)在1992年分解法的基础上,通过VRS(规模报酬可变)Malmquist和CRS(规模报酬不变)Malmquist得出的不同效率变化值,将技术效率变化进一步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PEC)和规模效率变化(S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