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目标,推进我国及沿线国家更大范围的农业开放合作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是实现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共赢的重要战略。“一带一路”战略涉及65个国家,总人口达到44亿,超过世界人口的60%,GDP总量约为全球的1/3。而且沿线国家大多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大都处在发展经济的关键阶段,面临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紧迫任务。[4]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强调,我们不追求一枝独秀,不搞你输我赢,也不会关起门来封闭运行。将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中国经济发展开辟空间,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增添动力。[5]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强大的市场需求和供给能力为我国实现“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国际基础。农业是关系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必不可少的重要领域。自2013年习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我国与有关国家在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下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对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6]当前,“一带一路”沿线还有一些国家受到农业发展动力不足和供需结构调整的挑战,发展还要依赖农业。[7]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局势下,孤立是不利于发展的。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拥有丰富多元的农业资源,相互需求促使农业更加开放合作。
(1)“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农业总量大,资源丰富。近40个国家农业相对发达,一半以上国家农业用地丰富,辽阔的地域形成多样化的气候资源,为大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优势条件。例如,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等都是传统的棉、粮、 糖料作物产区,是世界最大的粮食基地。
(2)“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缺乏高端农产品。导致适宜种植的普遍丰富,不适宜种植的极度缺乏,例如,俄罗斯水产品国内滞销,蔬菜水果高度依赖进口。此外,农业投入不足及农业技术落后,气候多变及环境资源约束加剧等因素,使得沿边国家不仅粮食平均产量,还有粮食安全和质量水平都明显低于欧盟、 美国等发达国家,可见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业用地生产力是迫切需要的。[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