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学内涵发展需要质量文化提供动力
大学内涵发展是当前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现实要求,是高校办学质量效益的根本保障,是大学建设的核心。高等教育发展是外适性和内应性相互推动,和谐统一,不断增强的过程[6]。大学在追求卓越质量、回应社会需要、尊重教育规律中不断探寻,提升质量的精神动力,在质量中体现文化意蕴,通过持续的质量文化建设,大学质量内涵得到不断充实[7]。
(一)追求卓越是大学质量文化建设的目标理想
质量是文化的产物,文化是质量的终极目标[8]。构建卓越的教育质量文化是塑造学校质量品牌、形象,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需求,是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内在诉求[9]。大学是培养人的专门机构,具有继承、传递、培育和创新文化的功能,在人才培养中,其质量意识、质量行为、质量管理制度及教师责任感以及价值观等,必然渗透到育人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凝结为一种质量文化样态,成为学校培养人才,质量持续提升的动力。
大学在办学过程中积淀和生成的精神产品是大学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源泉和力量所在,在既有的大学组织文化中某些独特的质量文化因子散落在厚重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中,发挥着规则、标准和引领作用。开展大学质量文化建设,就是要在质量文化思想、理念架构下,丰富完善已有的质量文化元素,激活那些在大学组织文化中与质量相关的基因,使之成为新时代下中国特色大学质量文化的有机部分。追求卓越是大学人的文化理想和目标,以文化充实质量提升内涵,是大学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高教普及化使教育质量提升中文化价值凸显
我国高等教育由大众化已进入到普及化阶段,数量和质量都显著增强,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但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也要清醒认识当前的挑战和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和年毕业人数已居世界首位,但规模扩张并不意味着质量和效益增长,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