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性形象看《儒林外史》中的科举制
更新日期:2018-03-25     浏览次数:296
核心提示:欢迎投稿《小说评论》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宝贵的明珠,是我国讽刺文学的典范之作。作者以敏锐的观察力,抓住生动的细节进行描写,用诙谐幽默的笔调,揭露了明清科举制对于封建文人的严重迫害。文中塑造出来几位独特的女性,如鲁小姐、王三姑娘、沈琼枝等,从她们的不同命运的对比,让我们更加清楚的看到了明清时期病态的社会现实,封建伦理和科举制度,对世人影响深远。社会中形成了追名逐利的不正之风,科举制钳制人心,迫害人的正常生活,为封建伦理的发展推波助澜。
一、八股科举制下的才女
科举制度发展到了明代,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世人皆以功名为重,从出生到成年一直攻读科举考试科目,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金榜题名。但是这种选拔性的考试,最后能够真正成功的是少之又少的,大部分人只能穷苦一生,精神和身体都遭受到了巨大的痛苦。女性虽然不能够参加科举,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风气的影响,有的家长从小也教育女子读书,让她们学习琴棋书画,但是这其中也带有着对科举功名的追逐,文中给人印象最深的当是鲁小姐,正是在父亲的严厉教导下,才产生了科举的才女,让世人都感到非常敬佩。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擿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慼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 从鲁迅先生的评述中可以看出,《儒林外史》在讽刺小说中的重要地位。吴敬梓生动细致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明清社会的现实,女子是不允许参加科举考试的,但是却受到社会风气影响,内心一直没有放弃科举所带来的“幸福”。鲁小姐是深受父亲的影响,才学得如此的才学,因为自己没有儿子,所以就把女儿当作儿子,开始每天教他《四书》、《五经》,到了十一二岁就讲书,读文章。加上小姐的自身的聪明才智,最后果真是满腹经纶,只因自身只是女子不得应考,只能独自背后遗憾。
鲁编修每常叹道:“假若是个儿子,几十个进士、状元都中来了!”闲居无事,便和女儿谈说:“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随你做甚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甚么来,都是野狐禅、邪魔外道!”小姐听了父亲的教训,晓妆台畔,刺绣床前,摆满了一部一部的文章;每日丹黄烂然,蝇头细批。人家送来的诗、词、歌、赋,正眼也不看他。家里虽有几本甚么《千家诗》、《解学士诗》,东坡、小妹诗话之类,倒把与伴读的侍女采苹、双红们看;闲暇也教他诌几句诗,以为笑话。
她真是一位奇女子,如此的科举才学,但是一切都只是因为自己是一个女儿身,这一点就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当她的这一愿望无法实现,最后只能期盼找到一个丈夫来完成自己的心愿,古时嫁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然鲁小姐的婚姻也是父亲做主来完成了。鲁编修自身是举业出身,因而他在衡量人物是否有学问就看他举业做得好不好。当然在选择自己的贤婿,也必定要选择有学问的人,但是事与愿违,偏偏选了一个不通科举之人。当最后鲁小姐要其作诗提问时,竟然都没有做出来,蘧公孙对此事却“不甚在行”,也不耐烦做这些事。这位“才女”本要找到一个追求功名的公子,但却偏偏找到一个不通科举之人。但是对于自己的婚姻,她也没有太多的去反抗,既然自己的丈夫不能够取得功名,又把全部的希望放在自己的儿子身上,对儿子的教导也是更加严厉。每天就把自己四岁的孩子“拘在书房里讲《书》,读文章”“每天课子到三四更”,假如哪天小儿子背书背不熟就一直督责到天亮”。从这些方面也可以看出科举制度和八股文的毒害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直接影响到了下一代的人生。
在清代的时候产生这样的八股才女,说明了当时八股事业的兴旺发达,“八股文化”的深入人心。无缝不入。连没有社会责任的女性的心灵也污染了。这些当然是社会的反应,作者从鲁编修到鲁小姐再到他们的小儿子,文中写鲁小姐的目的是为了反衬出父亲鲁编修对科举的痴迷,他们正是因为痴心八股,才会出现这位“才女”,鲁小姐又教育自己的儿子,就这样“八股”在一代代的人世中产生影响。少女的年纪是美好的,本应该有更加有意义的生活,却被父亲每天教学,去学习乏味的八股文,并且还认为这是生活的正道,真是可悲!鲁小姐的小儿子何尝不是当时社会的男子中的一个代表呢?有多少这样的男子在科举下,从小努力学习八股,更可怕的是大多数人,是自愿去接受八股的改造的,一辈子投身于八股,也心甘情愿的去做。我们抛开这表面的一切,深究其内在的原因,为什么如此多的人都在不断追求科举?恐怕都是为了这“鲤鱼跃龙门”,在一生中只要有一次中状元,那前后的生活状态当是大不相同,功名富贵将会给带来巨大的物质享受,所以有些人宁愿穷尽一生,也不断去追求。鲁小姐教夫和儿子也为的是能够有“诰命夫人”,所追求的就是和那些儒林士子们一样的过眼的功名富贵。她是八股的受害者,同时也是八股的继承传递者,把八股的祸害一代一代传了下去。“八股举业将健全、正常人改装成空洞的机器,这并不是他们的道德出了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出了问题”。
二 、伦理封建迫害下的良妇
前面我们谈到科举制下的奇女子,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在封建伦理下的,灭绝人性的封建礼教,是如何把一位善良的女子,推向死亡的深渊的。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女子处于低下的地位,她们一生中没有自己独立选择的权利,当时不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女子在平常的日子里都不准许出家门,只能在自己的家中,可以想象女子是受到很大的限制的。
可悲的王三姑娘也正是受到封建伦理的迫害,才最终葬送了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吃人的礼教。由于理学的盛行,社会中曾经产生过很多的“烈女”、“节妇”,在古代社会,“殉节”成为对一个妇女德行的最高评价,而“烈女”则被认为是广大妇女的表率。王三姑娘在想要殉夫,也被认为是习以常见的了,可见整个社会的道德都是不正确的,错误的是这个社会所信奉的,而不是个别的人所推崇的,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也是非常可怕的。王玉辉是一个年逾六旬的穷秀才,一心事举业,他有四个女儿,大女儿年青丧偶,在他的熏染下“守节在家”。三姑娘出嫁不到一年就死了丈夫,她哭得天昏地惨,要绝食殉夫。当父亲王玉辉得女儿的这一心意时,不是上前阻止而是支持女儿的这一举动。“我儿,你既如此,这是清史上留名的事,我难道反拦阻你?你竟是这样做罢。”亲家再三不肯,他执意不听;老妻痛哭流涕,骂他“越老越呆”,他横下一条心不予理睬。在他的怂恿下三姑娘饿了七日,终于活活饿死。他妻子闻讯“哭死了过去,灌醒回来,还大哭不止。”王玉辉走到床前说;“你哭他怎的?他这死的好,只怕我将来不能像他这一个好题目死哩!因仰天大笑道:死的好!死的好!”女儿要自杀死去,作为父亲却在一旁鼓励,更为奇怪的是自己认为做的还是对的,在他的思想观念中都是封建礼教,这样做是符合他所学到的“道德”思想。相比之下在没有学习那些知识的人,王三娘的母亲和亲家一直在阻拦。封建礼教果真是要“吃人”的,一个活生生的人竟然就饿死了,死后得到一个节烈牌坊,当县绅在大张筵席庆贺时,王玉辉感到了伤心,在家见到老妻悲痛,心不下忍,出外排遣,“一路看着水色山光,悲悼女儿,凄凄惶惶”,到了苏州:“见船上一个少年穿白的妇人,他又想起女儿,心里哽咽,那热泪直滚出来。”这表明王玉辉并没有丧尽天良,并不想以女儿的生命去换取礼教的花环,成为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母亲赋予女儿以生命,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女儿饿死。王三姑娘的母亲虽不懂礼,但却最懂人性。女儿的死去让这位母亲痛苦难耐,随着时间的流逝,王玉辉也开始觉的有些伤心了,他自己一直所信奉的礼教,却让吞噬了自己女儿的性命。作者通过王三姑娘的死去,从侧面写出深受礼教思想蒙蔽的父亲,是如何一步步把自己的女儿推入火坑的。生动的揭示出了“天理”和“人欲”是对立不并存的,正如徽州学者戴震所说:“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王三姑娘的死,在社会中已经被认为常见,社会中的人也是从封建礼教那里寻找安慰,这已经暴露出了当时社会人们思想的麻木,它的本质就是“吃人”。就如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写的一样,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自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作者对王玉辉的真实描写,让我们真切的看到了当时社会中一位普通之人,是如何在“吃人”礼教的摧残下走向死亡。
作者姓名:王硕

2019-04-26• 王际真英译《儒林外史》研究
《王际真英译《儒林外史》研究》为作者:曹文刚最新的研究成果,本论文的主要观点为。现欲投《当代传播》,不知是否符合录用要求,望您批评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