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大众文化对语文教学的贡献
从语文教育的发展历史来看,与现代教育模式相比,传统教育手段和方法存在着许多落后和弊端,大众文化的出现和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育的缺失。
2.1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传统教育模式的知识流动是单向的,且主要表现在知识流是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师导向知识的接受者学生,师生之间缺乏相应的交流互动。课堂的呈现模式大多是师生一问一答的形式或者教师个人的独角戏,学生很少有机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多的是来自书本和教师口中的间接经验,课堂应有的主动性和灵性几乎不复存在。以传统的语文课堂为例,学习一篇课文时,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顺序都是教师先讲解生字,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抄写或者一遍遍反复跟读,接着再学习课文中需要理解的重点词语的意思。紧接着就是顺理成章的在教师的带领下了解作者、为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意,最后总结全篇课文的思想情感。按照这样的学习模式,学到此处,一篇完整的文章学习也就圆满画上句号。一篇有血有肉,饱含深情的课文到学生这里只剩下了干巴巴的文字、词语和要背要记的知识点,没有丝毫的灵气与活力。这样的语文课,不仅丧失了语文学科本有的“人文”情怀,也让学生从中收获不到任何学习的快乐。这样的课堂不仅知识内容陈旧,知识的传播权在一定程度上被执教教师垄断,课堂授课方式更是单一而缺乏创造性。
大众文化以机械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两大媒介为依托,其丰富多彩的呈现方式有助于调整传统语文课程文化的单一性,丰富课堂教学方式。当代审美文化已经进入“图像时代”或“视觉文化时代”,大众文化就是一种以视觉为主要元素的文化形态, 视觉优先不仅仅体现为艺术中的图画或影像多于文字,而且带来了认知世界的新模式[]。教师运用适当的方式把大众文化融入课堂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课堂,用图文强化视觉记忆,用音频强化听觉感知,通过动手实践强化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在获得学习知识的同时,充分享受传统课堂无法提供的视听觉冲击,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感知和理解。如讲授《安塞腰鼓》这一课时,如果教师纯粹通过言语的描绘让学生感知文本,无论这个教师的语言艺术有多么高超,没有现场的亲眼目睹,亲耳听闻,学生也是无法领略到安塞腰鼓粗犷豪放、刚健雄浑的力量之美。有了大众文化的介入,教师可以在授课中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的视频让学生亲眼目睹,亲耳听闻,加上教师的讲授与课文的语言,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一篇鲜活而生动的课文的语言美,体会到安塞腰鼓的力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