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流课程建设路径与方法的评价
通过上述路径与方法,学生感受到课上的参与度增加,转变了课堂的沉默状态,增强了课堂的活跃氛围。每次课后学生要按时完成任务,课程充实度大大增加;大作业需要外业调查、查阅文献、完成论文和报告的撰写,课程具备了较高的挑战度[4]。通过课程不同环节的设计,学生的能力得到不同程度提升,达到了课程的预期效果。同时很好的体现了如下特性:
(一)体现工程教育特征
课程打破课堂沉默状态,课堂教学围绕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设计;以毕业达成的目标为课程设计的出发点,体现了结果为导向的理念;多轮课程持续更新案例,不断注如新的课程元素,体现了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理念。
(二)体现“两性一度”
以大作业为例,枢纽调研作业要求每人独立提交调研报告;文献综述作业,按照组别分配公路枢纽、铁路枢纽、航空枢纽等领域,要求学生独立查阅文献、独立撰写文献综述。这两份大作业和以综合分析为主的期末考试,体现课程具有很强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5]。
(三)体现时代性
依据学科前沿动态与社会发展需求动态更新知识体系,通过学生到枢纽进行实地调查、引入行业一线专家的课程报告,扩展学生对实践的认知水平,学生查文献撰写文献综述,紧跟了枢纽发展的前沿,课程的时代性特征明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