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 » 教育 » 正文
“课证融通”在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可行性
更新日期:2020-12-09     来源:高教探索   作者:郭晶  浏览次数:185
核心提示:三、课证融通在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可行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正加快融入国际金融市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交流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

三、“课证融通”在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可行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正加快融入国际金融市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交流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的金融专业人才成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将“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作为深化高校供给侧改革的目标,要求着力提高课程体系的实践性和职业导向性。本文基于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目标及金融学专业现实需求,从三个层面阐释“课证融通”的可行性。

(一)机制层面的可行性分析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将“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结合”作为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产学研、产教融合顺应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通过加强学校与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可以同时满足学生的知识诉求和职业需求,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36,37]。“课证融通”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核心,抓住“课堂教学”与“职业认证”两个关键点,实现人才供给与需求的互联互通[12]。因此,“课证融通”既是产学研、产教融合的结果,也可以反过来进一步深化产学研、产教融合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