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采用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表进行风险评估
4名经过培训的护士在患者进入ICU后6h内采用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表进行血栓风险的首次评估,如果患者病情变化、抢救等需在患者病情变化后6小时内进行第二次评估。该量表中包括年龄、手术、临床实验室检查等40个危险因素,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分别对52例观察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赋值。每个危险因素按1-5分进行分值评定,分值越高,说明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越高,各项危险因素得分相加后的分值为总分,根据总分将患者血栓形成风险分为低危、中危、高危、极高危4个级别。根据得到的血栓风险级别采用不同的血栓预防护理干预措施。
1.2.2.4 血栓风险分级后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
护理干预措施由2名主管护师及4名护师共同完成,护士长对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进行监督与质量控制。具体护理干预措施如下:低危分级:采用基础护理措施,①患者健康知识宣教:告知患者血栓预防知识要点,协助患者床上进行肢体的运动锻炼,如踝泵运动、股四头肌舒缩运动、定时翻身等,②抬高患者下肢,置于外展中立位;③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测量患者下肢肢体肿胀程度即通过专用皮尺测量小腿最粗部位的周径。中危分级:在上述基础干预措施上增加物理干预措施,需要时采用药物干预措施,①使用合适的抗血栓弹力袜,每天使用时间为16h以上,每6-8h脱下一次并检查下肢是否出现皮疹、皮肤损伤等,②采用间歇式气压治疗仪,每天2次,每次30-60分钟,③每班交接时加强对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的观察。高危或极高危分级:在中危分级护理干预措施基础上,对于符合用药条件的患者遵医嘱增加药物干预措施,如口服利伐沙班等抗凝剂,皮下注射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等,用药同时注意观察皮肤、口腔黏膜等是否有出血倾向及药物的其他不良反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