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有关课题研究
国内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虽然有一些,但并不多,此外,也不深刻,也只有很少部分的一些运动员从遵循羽毛球运动的规律特征,分析满足自身的一些需求。羽毛球是我国重点竞技项目之一,在近十年的时间内,一直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然而,现代科技运动中的羽毛球运动却非常少。
沈军(2005)通过中国体育信息研究中心局报国家体育通用计算机检索系统发现,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较少,长期羽毛球研究中涉及的生物力学研究文章只有10篇文章。占总数的6.5%;对体育生理学、生物化学的应用研究有15篇,对18种体育期刊在国内发发表的体育期刊进行了统计学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关羽毛球研究的文章在十年左右的时间出现非常少,其中生理和生化类的文章所占比例更是较少,对生物力学的研究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解释。研究表明,在竞技比赛中,鞋底与场地表面会产生较大的力,这是造成运动员损伤原因之一 [2]。伴随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其也提升了动作内容和难度。羽毛球运动员要在体育竞技厂上接连做出各种复杂的动作,如向左右、前后、前伸、扭转、快速击球等。尽管没有身体的直接接触,但是动作的复杂性、持续性和突然性依然较强。为此,羽毛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要掌握一定的技巧,还需移动步伐的配合。步伐是羽毛球运动基本特征之一,非常重要。运动步伐和下肢各关节的项目运动有很大关系,和外在的环境等会产生相应的作用。
羽毛球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剧烈的撞击容易导致下肢的损伤。这种高强度运动造成羽毛球运动员下肢容易损坏。余晓(2005)研究发现,共有56支球队的羽毛球队在体育竞技比赛中出现了伤害,脚受伤的脚位置集中在足踝骨部;如果将大腿、小腿,膝盖和脚受伤率加起来。尽管本次研究受限于区域的限制,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羽毛球运动员下肢出现的损伤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步伐的运用,不利于水平的正常发挥。进而表明,研究羽毛球运动员下肢结构和功能的实验,对羽毛球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的特点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运动员提供有效的指导,减少不必要的损伤,以提升比赛成绩。
作者: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