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 » 哲学 » 正文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城市生态文化建设
更新日期:2013-07-30     来源:湖南文理学院   作者:王明安  浏览次数:266
核心提示:科学发展观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而科学发展观包含着生态文化的深刻内涵。而当前城市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面对这一严峻的全球问题,不仅需要人们在实践上重视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而且更需要从社会意识形态方面,形成一种文化支撑,即加强城市生态文化建设。为此需要从政府决策者宏观层次、企业生产者中观层次以及市民微观层次三方面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此外还应发挥学校教育在生态文化建设中的特殊作用。

一、科学发展观之生态文化含义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属于文化的范畴。人类发展观经历了谋生性发展观、增长性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四种形式,科学发展观是一种致力于追求多层面、全方位的和谐发展观。[3]  对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党的十七大报告进行了系统深刻的阐述,“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无疑,科学发展观是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属于文化),也是对近现代文化两种文化——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思潮扬弃。科学主义思潮强调科学精神,主张人们用科学来解释一切,偏重的是求“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的是人文精神,主张关心人的精神追求,偏重的是“善”、“美”。当后起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发生冲突之后,科学主义成为一种渐强音,在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科学主义对人文主义的拒斥,使科学技术沿着人文精神缺失的方向前进。[2]它一方而给人类带来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另一方面,人类也在这种人类中心主义发展目的中迷失了自我,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危机。面对这一负面影响,人类的价值观开始发生巨大的转变。即由过去的人文关怀转变成了生态关怀,也就是人文关怀所主张的“善”和“美”必须和生态平衡结合起来,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融合形成了现阶段的科学发展观,实现了发展观历史上的革命性变革,体现的是“真”、“善”、“美”的完整结合,成为了引领时代潮流的先进文化。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里,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进程要有持久性、连续性,因为“发展”的概念中包含着制约因素,主要限制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即自然资源与生态资源。“发展”和“需求”要以生物圈的承载力为限度,“发展”一旦破坏了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发展”本身也衰退了。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人类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容量与承载能力。[3]

同时,十七大报告也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最突出的一方面,就是要建设“生态文明”,并首次把这个概念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生态文明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包含了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精神与制度成果的总和。可见,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正如十七大代表、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指出,科学发展观绝不仅仅是单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践行科学发展观要义之一是推进建设生态文明。“没有生态文明,一切文明就没有了享受的前提。生态文明体现的正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文化内涵”。 [4]

二、当今城市生态环境恶化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严重障碍

2.1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已经成为困扰人类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么,生态环境问题何以成为问题呢?从根本上说,是源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错误。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同一。首先,人是自然界进化的结果。人由自然脱胎而来,人类的产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是自然进化的产物。自然界发展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有机物到低等生物,再到高等生物,最后进化出人类,“人也是由分化产生的……从一个单独的卵细胞分化为自然界所产生的最复杂的有机体” [5]。“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 [6]

其次,人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后,虽然可以依据自己的目的来支配、改造自然,但这并不能改变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的事实,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7] 既然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必然也象其他动植物一样,受制于自然,因此,人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要把自己当作自然的一员,决不能以征服者、统治者自居,对此,恩格斯早就告诫过人类:“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制自然界,绝不象征服者统制异民族一样,绝不象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8]可见,人类与环境,两者存在于统一体中,并且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而以往的观点恰恰是把人与自然的这种关系从历史中排除出去,造成人与环境的对立。其结果正如恩格斯所警告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9] 可见,环境成为问题是人类对于环境不适当的改造而逐渐严重,日趋成为问题的。

2.2工业文明和城市化使生态环境问题恶化

事实上,生态环境问题自古有之,但在大工业形成之前,由于人对自然界的改造是有限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就并不突出。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城市的星罗棋布和人口的剧增,使生态环境问题终于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暴露于人类面前,也就是说,当代生态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说是传统工业文明和城市化进程的畸形产物。

据联合国人口统计年鉴,英国78%的人口生活在市区和其他都市化地区,澳大利亚有87%的人口是城市居民,美国和加拿大是73.5%,中国香港是100%[10]。传统工业化道路下城市化发展、人口的过度集中势必会带来一些尖锐的社会问题,20008月世界观察研究所发表了《改造城市为了人们和地球》的报告,指出,虽然城市面积只占陆地面积的2%,但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进行活动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却占总排放量的78%,另外,城市人口消耗了工业木材总量的76%,生活用水总量的60%。城市化发展对城市生态系统和环境都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如水荒加剧,我国已有200多个城市缺水。又如城市“四害”,即废水、废气、废渣和噪声。[11]

当然,提及城市化,我们还得强调城市的工业(传统工业发展模式下的工业),是工业文明造就了现代大都市,而工业文明基本上是建立在征服自然的原则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能源、资源的基础上,是以牺牲生态平衡为代价的基础上的。这样的城市资源匮乏、枯竭,生态系统不堪承受、无法再生。例如上世纪的中国,我们需要比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以至实现工业现代化,1990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约10.4亿吨标准煤,全国78%的工业燃料和动力,65%的化工原料,85%的城市民用燃料都是煤炭提供的。[12]这样的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速度,经济发展水平也跃居世界前列。但经济增长方式总体上还是属于粗放型,技术、管理水平比较落后,经济快速发展对资源、生态的压力增大,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浪费严重,并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这将严重阻碍其进一步发展,危及长远利益,与科学发展观是不相符的。    

三、生态文化建设是实现城市科学发展首要条件

如上分析,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全球问题之一,并且还有恶化的趋势。面对这一严峻问题,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不懈努力,如设立专门机构、采取大量的行政、经济、法律及科技等手段,但都不尽人意。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更需要从社会意识形态方面,从伦理学的角度出发去研究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建立起一种良好的生态文化,使全社会形成自觉的保护环境的道德规范,以促进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使导致生态恶化的趋势从根本上得到遏止。正如美国前副总统戈尔说:“生态保护已经不是某个政府的决策问题,而是所有地球人需要共同面对的,这已经是每个人的道德问题”。潘岳也指出:“生态保护不是技术问题,不是政治问题,而是道德问题”[13]因为政治手段、技术手段、经济手段等毕竟属于外在的调控力量,具有“他律性”。如果离开了自我约束,离开了道德的“自律”,则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一切“ 他律”手段,只有在主体确立了生态文化之后,才能转化为现实且富有成效。而且生态文化建设也是贯彻“他律”手段的必然要求,因为“他律”手段的奏效,有赖于人们生态文化形成与提高。[14] 正如美国思想家莱斯特·R·布朗指出:假设没有一种生态伦理来保护社会的生物基础及农业基础,那么文明就会崩溃[15]

实现科学发展,进行生态文化建设,必须从思想意识上实现三大转变:一是培育科学的生态道德原则。自从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梦寐以求成为自然的主人,终于实现了。在这种“人类中心”的伦理道德原则的指导下,人类几乎是毫无顾忌地、疯狂地向自然索取,对资源滥用、并加以挥霍,最终形成了今天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所谓科学的生态道德原则,主要指:平等互爱原则,即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有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保证健康安全地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权利;保护互利原则,即人与物都要有一个整洁、安全的环境,都要有利于自身生存、发展的条件;代内平等、代与代平等的原则。[16] 二是树立自然环境、资源有价的环境价值观念。因为纵观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史,可以发现,生态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之所以遭到愈益严重的破坏,都是同资源无价(非人类劳动所创造)这一传统观念相伴随的。事实上,自然资源、环境是具有价值的,因为自然不仅作为不同生物物种的生存空间和条件,而且它还具有满足人类需要及生态平衡的效用。三是转变发展观念,必须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

四、加强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生态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从对象来讲,它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成员、普通群众等。从空间的角度来讲,它包括家庭、社区和社会;从时间的角度而言,它涵盖了人的一生。生态文化建设既是全民生态意识的培养,又是终生生态意识的培养。因此,城市生态文化建设,应按照《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的要求,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的生态文化建设格局。

4.1在宏观层次上,要提高政府决策者的生态意识

各级领导是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社会经济等重大事项的决策者。领导者的环保意识和生态道德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和地区的前途和命运。政府决策者生态观念淡薄对地区的发展会产生难以估量、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抓好领导者的生态文化建设具有提纲挈领之功效。可以通过如下途径:一是通过环境状况公报、内参录像片、内参资料等形式,定期向各级政府决策层通报本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和变化趋势信息,增强其环保责任感;二是通过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等举办领导干部培训班、讲座等形式来加强各级政府决策者生态保护意识;三是定期邀请各级决策层参加有关环境与发展的研讨会、组织参观访问外省外地生态城市建设样板区进行实地考察比较等形式,使他们正确把握和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克服地方保护主义、本位主义,提高其环保意识和生态道德水平。四是要求各级决策者定期撰写环保学习心得体会,达到“内化”。 五是在考核官员时加大生态保护、节能降耗、治理污染等领域指标权重,建立绿色政绩考核体系和干部考核制度,实行绿色地区生产总值统计方法来衡量政绩等,使各级官员对政绩的追求变为实践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内在动力。

4.2在中观层次上,要强化企业生态意识

企业是城市的突出标志之一,也是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主体,不仅承担物质生产的任务,还承担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能忽视自己的生态责任;企业也是产生环境污染的主阵地。因此,必须加强企业生态文化建设。这包括:第一,加快对企业法人生态意识的培养,强化生态保护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企业法人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法人要系统地开展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培训。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及时报道和表彰环保先进企业,及时曝光环境破坏的违法企业。第二,要把生态意识纳入企业职工岗前和岗位培训内容中,把循环经济理念贯穿到研发、生产、经营、销售等各个环节中去,使职工熟悉环境法、清洁生产、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体系以及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第三,让企业形成健康的生态企业文化。另外,对于已经产生的环境生态问题,我们必须尽快解决,因此企业还有一重要责任,那就是重视生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4.3、在微观层次上,要普及市民的生态意识

实现科学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毕竟是一项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参与的艰巨任务。只有全体市民生态意识的觉醒、生态道德水平的提高、环境价值观念的形成,才会有他们行为方式的根本转变,才能建立起生态文明城市。为此,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市民的生态知识,提高生态道德意识。

这主要包括两类宣传手段:一是理论宣传。如充分发挥各级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新闻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普及生态知识和生态道德教育;设置环保专栏,环保频道、环保网站,广泛宣传党和国家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普及环保知识;定期发布环境质量状况公报,公开本地区环境情况的数据,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扩大广大公众的环保知情权和环保参与权;促进环境公益广告的发展,组织指导各行业在包装及印刷品上的环境公益广告宣传,指导和规范公共场所和重大活动的环境公益广告宣传;编辑、摄制、出版一批高质量、有影响的环境保护出版物。

二是行为宣传。如利用世界重要环保纪念日,把反映当地城市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物种灭绝等现状的图片向市民展览,激发市民的生态道德意识;引导市民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在活动中接受教育;鼓励市民节约资源,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选购带“环境标志”的产品;利用各级各类环境保护协会,把市民生态道德意识的培养和协会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开展环保下社区、创建绿色社区、表彰环保先进个人等形式,对市民进行活生生的生态文化教育;利用当地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开辟和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的培养基地,推进市民生态文化建设的体验活动。

当然,在普及市民的生态意识时,需要强调社区文化建设这一平台的作用。因为社区是一个微型社会共同体,一个城市总是由多个社区构成。社区文化具有公共性(为大家所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享有)和影响综合性(在人们生活方式的自由度有了极大提高的社会背景下,社区文化建设有着广大的覆盖面和综合性的渗透力)的特点。因此,我们应很好的利用社区文化建设这一平台,积极引导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加强生态环境意识培养的内容。

还需说明的是,学生是生态文化建设的特殊群体(学校也是城市重要组成部分)。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生态意识一旦形成,将会给他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打下深刻烙印,对其一生的社会行为乃至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且学校对周围社区的文化辐射作用也很强。而目前我国各级学校,对学生生态文化建设的大多是一片空白,或者说刚刚起步,因此应该在环保部门和有关出版部门组织并支持下编辑、出版可供中、小学开设环保选修课和活动课的科普教材,高校应该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类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增加或增强生态文化教育的内容,树立学生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公正、尊重生命、善待自然的观念。

当然,在以上各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途径中,各级环保部门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综合运用宣传、教育、法律、行政和舆论等手段,争取各级新闻、出版、科技、文化、艺术等部门以及社会团体的支持和参与,使生态文化建设真正深入人心,取得实效。建立一个覆盖面广、功能齐全的、系统的、长远的、开放的生态文化建设体系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我们长时间的不断努力。我们也相信,随着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一个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生态城市必定会向我们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