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 » 教育 » 正文
如何让职校学生不迷茫?
更新日期:2018-03-29     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浏览次数:216
核心提示:摘要: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很大一部分更是思想品德和学习表现比较落后或自身缺点较多的后进生。其自我控制能力及自学能力十分有限,没有升学的压力

摘要: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很大一部分更是思想品德和学习表现比较落后或自身缺点较多的后进生。其自我控制能力及自学能力十分有限,没有升学的压力,没有了进取心,学习上缺乏主观能动性。在“中国制造”的强国战略下,职校生是金字塔层的基座,代表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未来,让职校生这个庞大群体走出“迷茫”,找到人生的目标和意义,关乎的是整个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技术工人技能的提高。应对职校生的“迷茫”,学校应该从自身体系出发找出解决的对策,引导职校生练就一技之长,既是一辈子的精神追求,也是攀登金字塔高峰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职校生;迷茫;模式;兴趣;一技之长。
这个社会仍然是以“精英教育”为主导的,因此,只有初中毕业后没有考上普通高中的才来读中职学校。现在的中职学生,很大一部分更是思想品德和学习表现比较落后或自身缺点较多的后进生。其自我控制能力及自学能力十分有限,没有升学的压力,没有了进取心,学习上缺乏主观能动性。在“中国制造”的强国战略下,职校生是金字塔层的基座,代表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未来,让职校生这个庞大群体走出“迷茫”,找到人生的目标和意义,关乎的是整个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技术工人技能的提高。那么,怎样才能让中职学生走出“迷茫”呢?
一、职业学校要彻底改变培养模式。
不少职业学校的课堂仍旧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他们在中学阶段应试教育中早已成为了“牺牲品”“失败者”。不少职校生并不擅长学术教育式的理论灌输,然而,教材内容的编写、呈现方式偏重于理论,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根本无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和学习的兴趣,学生对“所学专业根本提不起兴趣”“厌学”“迷茫”的情绪自然会产生。
二、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良习惯多,但并不代表他们在任何方面都一无是处。
中职学校不是选拔精英的教育,不能用应试教育的眼光来看待学生,要用“多元智能”来看。应试教育的考试选拔制度由于更偏重于单一的逻辑数理,致使职校生其他多方面的潜能都没有被及时释放。同时由于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尚不够成熟,某些智能甚至被主观地遮蔽了。“因材施教”在不少学校更多的是喊喊口号而已,根本没有生根落地。职业学校应该花更大的力气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真正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从而点燃学习的激情,引导学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东西上去。
作者:贺瑞楠 王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