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KOCKS前温度对产生魏氏组织级别的影响
更新日期:2020-12-28     来源:特殊钢   作者:李合意  浏览次数:207
核心提示:2 入KOCKS前温度对产生魏氏组织级别的影响如果奥氏体晶粒异常粗大,即使不大的冷速也可能形成魏氏组织,这种组织的塑性和韧性比较差,大部分魏氏组织的

2 入KOCKS前温度对产生魏氏组织级别的影响

如果奥氏体晶粒异常粗大,即使不大的冷速也可能形成魏氏组织,这种组织的塑性和韧性比较差,大部分魏氏组织的产生是由于此因素。试验工艺1将45钢原来的均热段温度1120℃-1250℃降低为1070℃-1100℃,入KOCKS终轧温度为950℃,金相分析存在0.5-1.0级的魏氏组织,由结果可见,仅仅依靠降低加热温度、减小奥氏体晶粒粗化趋势不能消除魏氏组织。试验工艺2,均热段温度1070℃-1100℃,提高了钢中的铝含量至0.035%,进一步增加细化晶粒的力度,奥氏体晶粒度7.0-7.5级,入KOCKS终轧温度为958℃,金相分析存在0.5级的魏氏组织,这是因为氮化铝的钉扎作用,阻止或者减缓奥氏体长大趋势,并提高了轧制过程中的再结晶温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奥氏体晶粒的粗化,但是仍然不能完全消除魏氏组织。试验工艺3从控制奥氏体晶粒度出发,将钢中的酸溶铝提高至0.038%,加热温度为1070℃-1100℃,并且采取了控制冷却工艺,将终轧温度由950℃减低至720℃,金相检测分析魏氏组织为0级,完全避免了魏氏组织的产生,这是因为720℃处于45钢的奥氏体未再结晶区,在该温度轧制过程中,奥氏体不发生再结晶,形成大量变形奥氏体晶界,铁素体刚轧完后就在变形带边界处和晶界处形核,形成细小的等轴晶粒,随后在奥氏体晶内,也形成多边形的铁素体晶粒和珠光体,所以无法形成魏氏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