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 » 教育 » 正文
ICF理念下“体医结合”教学资源建设
更新日期:2021-01-22     来源:高教探索   作者:王庆博  浏览次数:167
核心提示:2ICF理念下体医结合教学资源建设2.1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建设早在2002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体艺〔2002〕13号

2 ICF理念下“体医结合”教学资源建设

2.1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建设

早在2002年,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体艺〔2002〕13号)就明确了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涵盖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这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ICF理论正相适应,全面表达了体育课程干预学生个体或群体健康要考虑到身体功能与结构、活动、参与以及健康环境的构建四个方面。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高等教育阶段体育课程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培养具有崇高精神追求、高尚人格修养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健康中国背景下,医学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在“体医结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中就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尹克峰[14]提出:医学院校应以体育教师为主体,通过对本校学生知识、技能及体育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学校医学及体育资源,创编以保健、康复、健康为主体现“体医结合”的特色课程。基于ICF理论,依据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精神,以“体医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结合我校体育部教学团队和现有硬件资源,我们将本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优化为以下四个体系(表1):干预身体结构和功能的运动康复课程体系;干预个体活动和参与状况的传统保健体育课程体系和现代体育课程体系;致力运动环境构建以及促进个人情操塑造和习惯养成的第二课堂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