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语教学的背景和意义
在现今知识国际化的背景之下,如何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国际化综合性人才 成为国家教育建设中的首要任务。所谓的国际化人才指的是不仅能够掌握先进的 科学专业知识,同时还能在专业领域进行国际化学术交流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在通识教育中,体现为强调中西兼并原则,以达到培养博通中外人才的目的[1]。 在各个高等学院中,采用双语教学的方式已经成为目前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措 施之一。
在《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中,将双语教学一词定义为:“能在学校里使用 第二种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2]。其实,早在 20 世纪初期,一些国家 就已经隐约出现了双语教学这一说法。二战后,很多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逐渐发展 成为了独立的主权国家,由于语言不通的问题,给这些国家在教育教学和文化交 流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于是便出现了双语言教学的形式。1929 年,国际教育 局(IBE,International Bureau of Education)在卢森堡召开了第一次双语教 学会议,此后,关于双语教学的研究逐渐受到世界各地很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 关注。
2001 年,我国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 若干意见》(教高[2001]4 号)中提出了有关双语教学的明确要求和目标。近年 来,教育部更是强调在新型国际化的背景下进行教学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各 大高校也相继展开了对双语教学的研究和广泛的实践教学活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