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核心素养是指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校探索研究构建学生核心素养结构图和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即三个方面的七大基本素养和多种体育活动路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创造适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高中体育“1+6”课程体系,即“1”指国家基础体育课程,“6”指6种个性化发展课程。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体育课程 “1+6”课程体系
核心素养被越来越多的专家所提及,也是当代世界也所普遍重视,是各国际组织与政府在进行教育改革时密切关注的焦点。深入了解核心素养内涵,得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共性、可塑性等基本特征,为学校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奠定理论基础。核心素养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是与身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所获得的一种能力。
一、核心素养研究的背景
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被放在了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OECD)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归纳为三个方面:人与工具、人与自己,人与社会,其下又分为9个小项,人与工具关注的是个体使用计算机之类的物理工具以及语言等社会文化的工具,实现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人与自己就是要具有良好的自我概念以及把自身的需要和愿望转化为有目的的行动能力,人与社会强调个人与其他人的互动。核心素养的出现将引导学校高中体育的课程改革,没有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改革就缺失了灵魂。学校为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人而不断努力探索高中课程的改革,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形成最终要靠合适的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后天学习所获得的,学校将逐步形成合适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高中体育“1+6”课程体系。
二、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结构及培养路径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所谓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的六大要素,文化基础包括底蕴和科学精神,自主发展包括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社会参与包括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普通高中将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归结为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要素。基于此,我校将体育学科学生核心素养概括为三个方面七个小项,即运动能力的形成需要自主学习和体育技能的基本素养,健康行为形成需要终身体育、体育精神和体育道德的基本素养、社会适应形成需要身心健康和实践创新的基本素养。这些素养不是单独存在的,是相互依存、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
作者:杨佳敏 张斌 林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