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面纱》中体现的“自然”之“道”
以凯蒂在湄潭府精神探索的脉络来看,最先触动凯蒂的是湄潭府当地的自然风光。她在清晨从山坡的半腰远眺山脚下的小河和城市,城市里的人都在沉睡中,阳光穿透薄雾照耀着城市,寂静的城市与自然融为一体,薄雾挡住城市的斑驳与破败,显露出梦幻般的巍峨雄伟。这是凯蒂第一次感受自然,《面纱》中写道:“她从未如此心旷神怡过,仿佛她的身体只是她双脚支撑的躯壳,她那纯洁灵魂的寓所。这就是美。”[3]249当凯蒂完全将自己置身于这自然景象之中时,她的内心已发生改变,一种被自然美洗涤后的纯洁感。庄子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4]628庄子主张保持淳朴的天性是美的最高境界,了解了天地间的自然规律,也就掌握了事物的根本,就可以顺从自然规律去发展。这里朴素的天性可以指天地万物。凯蒂所观察到的景观是完全自然化的,人们都处于沉睡之中,没有人为的参与和修饰,人恰好是这城市中的一员,而城市与自然才是眼前美景的主体。庄子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4]93其意为:天地万物与人类是一体的、共生于道,具有同源性和相通性。观察自然也可以反观人类自身,其中是有共性的。当自然之美感触到凯蒂时,凯蒂的内心也是纯净震撼的。承接毛姆自身对“道”的理解,毛姆认为每个人都在不同领域寻找自己的“道”,凯蒂的“道”则是在湄潭府这一未被人类开化过度的、保有淳朴自然与风俗的乡村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