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青少年校园暴力事件的成因分析
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性的过程,要受到青少年自身发展特点、学校教育状况、家庭关系氛围、社会环境、国家法律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2]。对青少年校园暴力行为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是进一步提出有效对策的前提和基础。
2.1 青少年成长阶段的敏感时期
心理学上,把人从十一岁到十八岁的成长阶段定为青少年时期。长期研究青少年暴力问题的心理学家王洁教授认为:“处于青春期的十几岁的少年正处在心理断乳期,心理上还不成熟,情绪不太稳定,自我意识开始逐渐增强,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认同。受到传媒网络暴力因素的感染,就可能会通过暴力行为解决事情。”[3]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个体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对身边的事物有了自己的思考,但是此时的认知还不完善,思想上容易走向偏颇。而且,青少年的情绪波动比较明显,很难把握好自己的情绪状态,容易形成逆反心理;对待事物缺乏理性思考,做事容易冲动。假如青少年长期受到消极心态的影响,无法摆脱挫折与失败的阴影,青少年就会造成“心理迷失”,从而引发校园暴力。
2.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缺位
目前,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忽视也是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之一。首先,青少年在学校里面很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学生无法接受到与个人自身成长阶段相对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从而造成心理健康知识的空白,在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下,学生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和排解,容易导致青少年心理扭曲,引发校园暴力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