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历史文化街区宽窄巷子的文化保留与遗失
更新日期:2018-04-26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浏览次数:241
核心提示:4宽窄巷子文化遗失4.1兵丁文化、市井文化的遗失以兵丁文化和市井文化为首的历史传统文化是场地通过时间积累遗留下来的宝贵资源,具有独特性和不可复制

4 宽窄巷子文化遗失 4.1 兵丁文化、市井文化的遗失 以兵丁文化和市井文化为首的历史传统文化是场地通过时间积累遗留下来的宝贵资源,具有独特性和 不可复制性。对于历史文化街区而言,只有不断保持其街区历史文化的独特性,才能使街区始终具有巨大 4 的吸引力,也才能使街区的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比较现实可行的方法是提炼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地域文 化的核心元素,并将这些文化元素集中地展现在历史文化街区中,进行宣扬,以营造强烈的地方感 [8]。因 此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应围绕兵丁文化和市井文化做深入设计,但杨春蓉在《成都市宽窄巷子旅游体验 实证分析》中通过大量问卷调查得知:绝大多数游客游览时未能体验到兵丁文化。宽窄巷子的发展模式是 “文化+旅游+商业+居住”,场地属性是历史文化街区,应以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为主,但是由于过度引 入现代商业,商业氛围已甚于传统文化氛围,严重削弱了场地个性,趋同于大多数仿古街区和历史街区。 一些人希望体验他们自身生活环境及其他度假产品所无法体验的经历,旅游行为即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之下 实现 [9]。不断降低的文化内涵与场地个性,将影响其游客吸引力,减少游客数量,进而影响其经济利益, 经济收入的降低影响后续维护的正常运转,出现恶性循环。 笔者认为宽窄巷子的发展不应该只看重眼前的直接经济收入,长远的可持续的发展才是保证其经济利 益的根本。应以文化保护为首要前提,兵丁文化、市井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是保证其独特性的关键,也将直 接带动后续经济发展,实现文化保护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笔者建议,政府应在房屋产权和使用性质变 更等方面做出强制性干涉,重构街区发展关系,增大文化、居住比重、降低商业比重。增强兵丁文化的宣 传力度,吸引相关商家入驻,发展相关产业,替代街区内其他现代文化商业。 4.2 口授文化的遗失 建筑、铺装、小品是硬质的,冰冷的,尽管它们在一定层度上能够传达出场地的文化信息,却无法与 游客交流,无法对游客的情感做出回应。原居民作为宽窄巷子历史文化活的见证者,积累了大量关于老成 都的历史记忆,其中不乏有历史文献所无法记载的信息,是历史传承与文化传播最好的媒介。场地保留一 定数量的原居民,除了希望保持场地的生活气息,也希望原居民能成为文化传播者。但是随着周边商业环 境的高度商业化,原居民更愿意紧锁院门,淡化自己的生活痕迹。这无疑与前期设想意图完全背离。 笔者认为,尽管现代科技发达,我们能够了解信息的方式和途径越来越多,然而口授的方式也是其他 现代科技无法代替的。在口授的过程中,也是人与人之间一种温情的交流,是文化传承中不可缺失的一环。 因此,建议管理者可以通过定期邀请原居民或德高望重者,与游客面对面交流。或通过奖励制度,鼓励当 地居民打开院门,开放部分居住空间,积极与游客交流。
作者:赵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