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 » 经济 » 正文
生态信用:生态文明的基石
更新日期:2018-04-26     来源:新金融   浏览次数:213
核心提示:四、构建生态信用的建议1、提升生态信用理念的认知程度政府应充分认识生态信用的伦理价值和经济价值。生态信用代表了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人类实

四、构建生态信用的建议
1、提升“生态信用”理念的认知程度
政府应充分认识“生态信用”的伦理价值和经济价值。“生态信用”代表了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选择的实践。生态信用不仅能促进生态资源环境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而且还能够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合理地发展;在生态金融中的资金流通中起到一种催化剂和媒介促进因素作用,有效促进生态补偿,引导环保产业信贷资源配置,实现生态文明。所以,政策主体应重视“生态信用”的构建,树立“生态信用”的理念,加强宣传教育,在社会上营造“生态信用”的氛围,也应将“生态信用”纳入生态资源考核体系,通过外在激励,将“生态信用”转换为具体政策行为。
2、加强“生态信用”管理
首先,要制定生态信用管理的各项工作细则。在国家制定各项产业政策的过程中,要优先明确生态信用对象及工作要求,规划工作方向和目标。其次,要出台生态信用工作实施细则。全国各级机构,要兼顾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管理者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不能只顾经济发展,必须大力弘扬生态信用理念。发展生态信用业务,不支持高污染、高排放企业的信贷、保险等。切实抓好与生态信用相协调的各项政策,如: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等[5]。
3、建立执行机制和考量制度
建立生态信用考评机制,确保生态信用制度的贯彻于执行。考评工作应坚持一些基本原则。如:公开原则,保证整个评选过程在“阳光”下进行。其次,公正原则,要广泛邀请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进来,包括社会舆论的在建立生态信用机制的全程监督。最后,公平原则,要给所有参评单位拥有一个同等机会的环境。为了保障生态信用顺利实施和执行,必须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沟通机制和实践管理体制。确立以合理性、规划性和科学性等为原则的指导和评价体系。
4、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为基础,更好地促进国内企业履行环境保护责任,更有利地开发生态信用产品和服务,在各个方面逐步与国际接轨。在构建生态信用体系上,我国研究较晚,与国际发达国家存在巨大的差距,为了借鉴国外各种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引入国内,需要加强在生态信用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这是很有必要的[6]。
五、结论及展望
通过对生态信用和生态文明关系的确定,并结合生态信用发展的客观存在及其出现的意义,指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信用存在的必要性,从而提出了指导我国生态信用构建工作的一些建议。下一步研究需要细化的工作还有很多,如生态信用评价机构与环境保护机构的有效交流合作、生态信用产品创新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为此,需要社会同行予以重点关注和研究,为我国生态信用的构建提出新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作者:杨桂海

2017-08-17• 浅议生态文明的基石
工业文明的出现带来了工业化大生产,极大程度带动了商品交易,促进了商贸发展,但是也伴随着市场交易风险,如出现了不少赖债、抵债、合同诈骗等问题,这使人们意识到人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人与人之间的商品交易应该建立于健康、积极良好的商业信用之上。从某个意义上来说,商业信用是工业文明健康发展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