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公开接受师生监督,完善党员发展体系
完善高校党员发展体系,需要师生群众“监督”全力助推。基于此,高校党员干部既要保持公仆心、平民心、平常心,公道处事,公平用人,公正用权,又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经常查摆问题、分析根源、整改落实、跟踪问效,切实做到转变作风摸实情、解决难题办实事、惠及民生求实效,在发展党员过程中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标准,通过接受群众的监督来健全和完善整个党员发展体系和机制。
1、广泛征求意见,把群众公认作为硬性指标。以发展学生党员工作为例,在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考察环节,通过个别谈话、座谈会等形式,了解申请入党人的各方面表现;党支部、培养联系人每半年要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次全面考察,认真填写《入党积极分子考察表》。在确定发展对象环节,必须坚持“团组织不推荐,党组织不发展”的原则,班级同学赞成人数少于一半的不予发展,党支部要通过召开党内外群众座谈会和个别谈话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在预备党员的接收环节,召开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与会党员要对申请人能否入党进行充分讨论,并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的半数,才能通过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党委审批预备党员时,坚持集体讨论、表决决定。在预备党员转正环节,党支部在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后,经支委会审查,由支部大会讨论其能否转为正式党员。
2、引入票决制公示制,确保群众意见真实表达。江苏省委教育工委在高校党员发展过程中实行“三投票三公示一答辩”制度。即发展大学生党员要进行推优投票、发展预备党员投票、预备党员转正投票,推优公示、发展公示、转正公示,部分预备党员转正答辩。坚持民主公开、公平公正、积极稳妥、教育引导的原则,进一步扩大民主、完善程序,增强党员发展工作的科学性和公信度,提高发展质量。
3、拓宽监督考核渠道,构建群众路线常态化机制。在高校党建工作中构建党的群众路线常态化机制,首先要完善和拓宽监督考核渠道,充分有效利用现代信息传递工具,比如微博、微信、QQ群、BBS、邮箱等社交工具,建立高效、便捷、畅通的监督反馈机制。[5]其次要把着重点放在监督考核上,进一步完善监督考核奖惩机制,以严格的监督考核促进高校党建工作作风的转变。
作者:刘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