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德宏傣族“嘎秧舞”历史起源及其变迁的人类学研究
更新日期:2018-05-02     来源:体育文化导刊   浏览次数:315
核心提示:4德宏傣族嘎秧舞的价值功能4.1搭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友谊的重要桥梁以节日庆典为载体的嘎秧舞,是庆典活动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德宏州每逢佳节或是周

4 德宏傣族“嘎秧舞”的价值功能
4.1 搭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友谊的重要桥梁
以节日庆典为载体的“嘎秧舞”,是庆典活动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德宏州每逢佳节或是周庆,邀请来自东南亚各国家嘉宾和代表团前来参与庆祝,如有来自缅甸、泰国、老挝、印度等国的嘉宾。来自这些国家的代表团也给我们展演异国的“嘎秧舞”活动,其动作形态、节奏韵律大同小异。尤其是来自缅甸的傣族代表团“嘎秧舞”的表演形式更为接近德宏傣族。
透过“嘎秧舞”文化内涵,从较宽阔的视野审视,其又是搭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发展友谊的重要桥梁。如1956年12月16日,周恩来总理和缅甸联邦吴巴瑞总理在云南省德宏州州府芒市与两国边境少数民族代表亲切交谈。德宏傣族就以跳“嘎秧舞”(当时叫“嘎光”)活动喜迎周总理的到来。随后在为两国总理展演的各种活动中,德宏傣族与缅甸傣族献上精彩“嘎秧舞”表演,以示庆祝和烘托气氛,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内外民族文化认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芒市中缅友谊文化馆就是发展两国人民友谊和文化的典型代表。而泰国、老挝、印度等在传承佛教文化和佛教文化交流中对德宏傣族甚至国内更多信奉佛教人士有着积极影响,也是发展临国人民友谊的重要桥梁。
4.2 打造边境民族的旅游文化品牌
基于经济利益的诉求,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德宏各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第三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为打造边境民族旅游文化品牌,发展、弘扬德宏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以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先后建立了各旅游景点,如中国美丽乡村,旅游文化特色村——喊沙、勐巴娜西珍奇园、一寨两国、菩提寺等。同时,政府支持各少数民族举办节庆活动,在打造民族文化品牌的同时引来更多的游客。“嘎秧舞”正是搭载生态旅游这一外部环境下逐渐发展成为文化品牌。 如今“嘎秧舞”不仅只局限于在当地民族村寨举行,正逐渐走出德宏,从德宏边境舞台迈向更大、更宽的国内国际舞台,让更多人分享。如在昆明世博会上曾邀请了德宏傣族“嘎秧舞”的表演。在东南亚国家,如缅甸掸族、泰国泰族、老挝族等在节庆日上也频繁可见。通过走“引进”游客与“走出”去的战略,实现传统体育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互利共赢。
当今旅游业已成为发展经济的有效“助推器”,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与旅游业相依附,将民族传统体育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形成新产业模式。在传承、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活动的同时,又增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持有者的经济收入[11]。德宏傣族“嘎秧舞”在这一新的边境旅游产业模式下,依托旅游文化资源,为旅游业增添额外色彩,打造边境民族旅游文化品牌、“金孔雀之乡”旅游文化品牌,带动经济利益。
作者:孟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