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 » 教育 » 正文
重庆市大学生社交焦虑及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更新日期:2018-05-09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浏览次数:181
核心提示:三、讨论3.1大学生社交焦虑的人口学因素比较本研究结果显示男女大学生在社交焦虑的得分上差异不显著。国内李秀丽、王美芳[12]等人的研究显示性别因素

三、讨论
3.1 大学生社交焦虑的人口学因素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男女大学生在社交焦虑的得分上差异不显著。国内李秀丽、王美芳[12]等人的研究显示性别因素在初中生社交焦虑差异显著,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大学生群体中性别因素在社交焦虑上差异变得不显著。这可能大学生接触的事物与初中生相比,范围更加开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及城市大学生社交焦虑差异不显著,这与近来我国城乡发展差异缩小有关。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及不同年纪的大学生相比,社交焦虑得分差异不显著。
3.2 不同文化程度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性分析
不同文化程度的父母教育方式不一样,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的父母容易采取消极的教育方式。惩罚严厉因子上,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父亲显著高于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父亲。这说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父亲更容易采取严厉惩罚的教养方式,他们认为这种方式容易保证孩子的成长,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父亲更认可“棍棒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过分干涉、过分保护因子上,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母亲显著高于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母亲。说明初中文化程度及以下的母亲容易采取过分干涉、过分保护等消极的教育方式。这与国内王欣,苏晓巍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13]。家庭是影响儿童成长发育的第一微观生态环境,在不同教养方式和家庭氛围下长大的孩子性格迥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力量对于人的塑造和养成,远远大于人们的想象。父母一定要做好“榜样”,经常以积极、赞许的方式同孩子交流,让孩子也学会经常用这种积极的手段和别人进行交流。提高社交技能,改变社交焦虑。
3.3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父母教养方式相关分析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其母亲教养方式中情感温暖与理解呈显著负相关,与过分干涉、过分保护呈显著正相关,即母亲对子女采用温暖与理解的教养方式, 有利于缓解子女在与别人交往时的社交焦虑。如果采取过分干涉的或过分保护的教养方式,子女与他人交往时容易出现社交焦虑。该研究结果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14],母亲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子女更容易建立起安全的人际关系模式,自然在与人交流的过程开心而自信,社交焦虑的情绪较少。而过度干涉和保护,孩子容易形成自卑和依赖的心理,剥夺了子女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锻炼意志的机会。如果子女总是在母亲的过多保护下生活,独立意识就会减弱,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易引发交往焦虑,难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外界交往时容易受到挫折和压力,容易产生焦虑情绪。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父亲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呈显著负相关,与惩罚严厉呈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父母采取温暖与理解的教养方式,有助于孩子形成安全稳定的与外界交往模式,在遇到外界的压力,能够积极有效的应对。如果家庭中父亲经常采取严厉惩罚的教育方式,会削弱子女的潜力发展, 不利于子女的成长与发
展, 到了大学阶段, 会因各方面能力不足而缺乏自信;对自己缺乏自信的学生, 社交焦虑水平高, 在与别人交往时就容易出现交往焦虑情绪。
作者:申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