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翻译”策略视域下的译者主体性
更新日期:2018-05-15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浏览次数:221
核心提示:摘要:在诸多元素被符号化的今天,翻译成为思想与文化交流的必要手段,也是异文化在不同语境下存续的途径。本文以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策略为视角,以秋雪

摘要:在诸多元素被“符号化”的今天,翻译成为思想与文化交流的必要手段,也是异文化在不同语境下存续的途径。本文以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策略为视角,以“秋雪湖景区”的中日翻译文本为对象,尝试探讨以呼唤功能为核心的旅游文本的长句翻译方法,并论述交际翻译策略指导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旨在说明跨文化、跨语境下的中日翻译实践是实现平等对话,肯定异文化价值的过程,为塑造主体的“中国形象”提供了有效途径。
关键词:旅游文本;交际翻译;中日翻译;译者主体性
“中国文化走出去,又如何走出去”成为21世纪的热门话题,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国际化进程的加速,旅游业成为“文化”传递的窗口之一,越来越多的景区都出现了英日韩等外语版本,可见翻译已经形成了“文化转向”的思潮,也成为了“文化扩张”的一种需要。本论笔者以景区简介的中日翻译实践为基础,尝试分析旅游文本功能特殊性,探讨文本功能作用下的中日翻译的长句翻译技巧,凸显交际翻译策略的主导思想,译者主体性作用。
一、旅游文本功能分析
纽马克在翻译界为“直译”和“意译”孰是孰非而争论不休的背景下,在修正布勒(Buhler)、雅各布森(Jakobson)功能模式的语言理论基础上,他深刻认识到翻译策略的选取取决于文本功能及其分类。他认为,直译和意译的双方都是旨在提高读者的认可度,提高译作的可读性,只是双方都太过理想化。纽马克承认忠实于原文还是忠实于译文的矛盾是翻译理论和实践中永恒的主题,但他认为这种矛盾是可以调和的。[ Newmark 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Journal of Women s Health . 2001]因此在《翻译问题探索》一书中他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个重要的概念。他首先将文本分为以下六种:表达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呼唤功能(vocative function) 、审美功能(aesthetic function)、应酬功能(phatic function)、元语言功能(metalingual function),[ 张燕. 从交际翻译理论视角看《佐治刍言》[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再从文本的角度分析,表达型文本通常以语义翻译为主,而信息和呼唤类文本则主要采用交际翻译方法。
笔者结合以上纽马克文本功能理论分析得出:旅游文本是一种应用型文本,它的核心功能是呼唤功能。呼唤功能旨在号召读者们按照作者的意图去行动、思考、感受或做出反应,以实现它的“外宣”作用。另一方面,旅游文本也脱离不了信息功能,它是传递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的载体,具备“公共性”,它的受众不拘泥于少数读懂中国历史文化信息的专业人士,更多是面对日本普通游客,所以旅游文本翻译实践的过程首先肯定受接受理论的影响,凸出受众地位,所以这个过程就是中日文化、语言习惯进行不断“认知”和“调和”的过程。换言之,在中日翻译实践中,在适度处理汉语文化词的同时,充分考虑日本人的文化心理,日本人的语言表达习惯,以呈现出形式恰当,吸引读者,通俗易懂的译文为目标,选择合理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拼凑字典的死译可能使译文晦涩难懂。文化心理和语言表达习惯不断被认知的过程,使笔者认为要顺利实现旅游文本的主要功能---呼唤功能,不失去本有的色彩,另外实现次要功能---信息功能,保持原有的信息含量,选择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策略是最合适的。
作者: 张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