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或和解——论谢默斯·希尼诗歌中宗教态度的三次变奏
更新日期:2018-05-24     来源:当代外国文学   浏览次数:249
核心提示:摘要:宗教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希尼诗歌所热衷表现的主题。一方面北爱尔兰复杂的政治环境给天主教与清教间的关系雪上加霜,两派冲突不断。另一方面,共同

摘要:宗教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希尼诗歌所热衷表现的主题。一方面北爱尔兰复杂的政治环境给天主教与清教间的关系雪上加霜,两派冲突不断。另一方面,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劳作和相处中渐渐产生了某种紧密的联系进而生发出了友谊。面对这样复杂的宗教关系,诗人的态度也随着国际形势和阅历的增长不断地变化。最初的希尼在表现两派冲突斗争的主调中偶尔也会掺杂进对和解状态的叙述;其后当他看到冲突似乎不可避免,无望地对宗教的本质发出质疑的声音,甚至在宗教冲突最激烈的年代产生了弃绝宗教的想法;最后希尼意识到宗教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并以一种平和的姿态来看待两教的关系。这种螺旋式上升的思维轨迹以及希尼在宗教问题上的思考和艰难处境均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具体的呈现。
关键词:希尼、宗教态度、冲突、质疑、和解
一、冲突中的和解
在希尼的早期诗集《在外过冬》、《北方》和《野外工作》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天主教和清教之间的冲突在诗人心里留下了很深的感情创伤,一系列的流血事件以及在生活中随时都可能遭遇到的宗教摩擦,使得诗人开始严肃思考北爱宗教出路的问题。这一时期的诗歌,诗人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天主教身份,而是站在天主教的立场上去批判两教间的冲突关系。一些诗作单纯谴责清教徒(往往与英国对北爱的殖民统治结合在一起)的暴力行径,也有一些表达了在此种宗教环境中诗人的矛盾态度。
《托兰人》是希尼的一首表达宗教及政治间冲突的诗作。全诗分为三节,第一节作者带着沉重、同情的语调描绘了托兰人的形象以其形成过程。“褐色的头”、“温柔的豆荚形眼睑”、“尖顶皮帽”、“染黑了的脸”,一个沉睡千年的宗教牺牲品赫然展现在人们眼前。然而宗教对人们的迫害在千年后的今天仍在继续,第二节叙述了由于信仰观念的分歧所造成的人间惨剧:
……那些在伏击中死去的
劳动者的死尸,
有袜无鞋躺在农民院子里
等待殡葬的尸体
四个兄弟的皮肤和牙齿
斑斑点点撒在枕木上
泄漏了暴力的真情,
他们被沿线拖拉了四英里。
宗教和政治间的暴力冲突不断升级,希尼发觉经过千年进化并标榜进入文明时代的人类却依然那么残忍和愚蠢。面对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和民众间的互不理解,诗人在最后一节毫无希望地悲叹着历史与现实惊人的相似:“在迦太兰/在古老的行刑区/我将感到迷惘、/悲伤,就像是在家乡”。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