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芳《燕泥集》中的“荒原意识”
更新日期:2018-06-07     来源:中国比较文学   浏览次数:282
核心提示:[摘要]:艾略特的《荒原》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这一时期,何其芳的诗歌观念和创作方向也发生重要转变,诗歌中表现出富于智性与经验的荒原意

[摘 要]:艾略特的《荒原》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这一时期,何其芳的诗歌观念和创作方向也发生重要转变,诗歌中表现出富于智性与经验的“荒原”意识,饱含着诗人对悲剧命运的关照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但由于何其芳有限的人生经验以及个人化的感伤情绪,诗歌中的“荒原”意识表现出犹疑和延宕,具有某种特殊性。
[关键词]:何其芳;“荒原”意识;艾略特

英国后期象征主义诗人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1888—1965)的《荒原》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传入中国,对中国新文学尤其是新诗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称为“五四”之后中国新诗发展中第一个现代性的“冲击波”。这一时期,由于“人生经验的扩大和艾略特的影响”,何其芳的诗歌观念和创作方向也发生转变,他“不复是一个望着天上的星星做梦的人”,在诗歌创作中表现出明显的“荒原”意识。与之相关的文献多数致力于研究包括何其芳在内的中国现代主义诗人对艾略特的西方“荒原”的“内化”;部分研究者试图在中国古典诗歌传统,尤其是晚唐诗中探寻“荒原”的影子(多以何其芳、卞之琳等人的诗歌创作为例),想藉此证明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存在的合法性;亦有研究者着眼于三十年代北平特殊的历史语境(当时何其芳在北平念书),对中国现代主义诗歌进行梳理。由此可以看出,以艾略特的《荒原》和何其芳的诗歌为本体进行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多数见于以艾略特为代表的英美后期象征主义诗人对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研究。
本文将立足已有文献简要分析何其芳诗歌中“荒原”意识产生的原因,同时结合艾略特的《荒原》与《燕泥集》中的部分诗歌,通过文本细读和文本对读分析“荒原”意识在何其芳诗歌创作中的具体表现,试图探析《荒原》对何其芳诗歌创作的影响以及何其芳的诗歌所表现出的特殊性。
一、 “荒原”意识何以产生
《汉园集》主要收录了何其芳在北平读书期间(1931年至1935年夏)创作的诗歌,他认为这部诗集的分辑恰是自己创作风格转变的显证:“前一个时期,就称它为幻想时期吧,我只喜欢读一些美丽的柔和的东西;第二个时期,应该是苦闷的时期了,虽然我仍然部分地在那类作品里找荫蔽,却更喜欢 T·S·艾略特的那种荒凉和绝望,杜基退盖夫斯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那种阴暗。”
《燕泥集》中被何其芳称作“苦闷”的时期正是“荒原”意识在他心中萌发之时。
作者:王怡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