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 » 经济 » 正文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农村贫困
更新日期:2018-06-11     来源:农村经济   浏览次数:219
核心提示:摘要:本文基于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1982年-2007年中国的城镇人口增长率、农村人均纯收入、基尼系数及农村贫困发生率等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农村贫困

摘要:本文基于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1982年-2007年中国的城镇人口增长率、农村人均纯收入、基尼系数及农村贫困发生率等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农村贫困变动与我国城市化、经济增长及收入分配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城镇人口增长率是限制农村贫困人口减少的因素,经济增长能够有效降低农村贫困发生率,而收入分配不平等恶化了农村贫困状况,且收入分配不平等对农村贫困减少的消极作用大于经济增长对贫困减少的积极作用。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进程深入、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实现城乡一体化,增加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是减少农村贫困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城市化;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农村贫困;时间序列分析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加,我国农村减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农村人均纯收入从1982年的302.9元上升到2007年的1128.1元(1985年价格),年均增长率为5.50%。在这种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贫困人口由1982年的1.45亿人减少到2007年的147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8.09%降低到2.07%。经济增长是农村减贫的关键因素,而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收入分配并不是均等的,人们无法平等的享受经济增长的成果,尤其是贫困人口。一般观点认为,贫困减少依赖于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状况。经济增长通过增加穷人收入减少贫困, 而在人均收入不变的情况下, 收入分配状况的改善将减少贫困; 反之, 收入分配状况的恶化将增加贫困。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从而对减贫产生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进城务工的大部分农村居民是青壮年,而一些本身为农村贫困人口的老弱病残人群则留在农村,这对农村减贫产生不利影响。那么,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对农村减贫有什么样的影响?城市化对农村减贫有什么样的作用,是否有利于农村减贫?在本文中,我们将研究我国城市化、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的关系,从而为农村减贫工作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二、文献综述
在已有研究文献中,国内外关于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对贫困影响的研究不胜枚举。从内容上看,国外学者关于影响贫困因素的研究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济增长与贫困,即经济增长是减少贫困的决定因素,其“涓滴效应”会给包括穷人在内的所有人带来好处,只要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持续增长的环境便可消除贫困(Bhalla(2002)[1],Dollar和Kraay(2002)[2]),但这一观点受到了广泛的质疑。一些学者认为尽管经济增长有利于贫困减少,但贫富差距拉大对贫困状况的恶化作用更为明显,此类研究主要从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角度探讨其对贫困减少的影响(Datt和Ravallion(1992)[3],Kakwani和Pernia(2000)[4],Ravallion和Chen(2003)[5],Besley和Burgess(2003)[6],Bourguignon(2004)[7],Yao et at.(2004)[8])。
作者:范小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