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职称论文 » 经济 » 正文
以内部控制为导向的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探析
更新日期:2018-06-20     来源:中国卫生经济   浏览次数:221
核心提示: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医改政策实施以来,公立医院不仅要提供公益服务,承担部分社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医改政策实施以来,公立医院不仅要提供公益服务,承担部分社会管理职能,还要依靠自身经营来谋取发展,这就要求医院不断加强和规范内部管理,合理配置和使用资源,降低医疗成本,控制医疗费用,提高公益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内部控制、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对医院的运行有着重要影响。如何将其有效结合、综合运用,是各医院应关注与探索的重点。文章阐述了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将内部控制与全面预算管理的结合的重要意义,探讨了以内部控制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全面预算管理
随着国家对医疗卫生改革的逐步实施,要求提高卫生行业的规范性,降低社会平均医疗成本,提高卫生资源使用效率,在这种理念下,财政部、卫生部印发的新《医院财务制度》(财社[2010]306号)规定:“国家对医院实行“核定收支、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1]。全面预算管理意味着医院所有收支都要纳入到预算管理中,并要求从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调整、决算、分析等各环节把关。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是实现医院合理治理结构、业务优化整合、增收减支最有效的手段。全面预算管理是与日常管理过程相渗透的行为规范与标准体系,是全面整合医院资源的经营管理制度,而非单纯为会计目的而准备的会计工具。预算起点是医院的发展战略,核心是医院经营管理的全过程。
内部控制作为确保医院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是决定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所在。内部控制的各项措施与全面预算管理的各种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确保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都具有强化管理、加强沟通与协调、实施监控、进行绩效评价等作用,都需将医院的近期利益与长远目标有效结合做出符合医院战略要求、持续提升发展能力的策略选择[2]。
以内部控制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它通过明确人在医院中的地位,通过明确各自的岗位、责任、权利、利益,以制度的方式告诉职工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做了该做的如何,做了不该做的如何,使之成为与医院日常管理过程相渗透的行为规范与标准体系,进而使之具备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的机制。通过推行以内部控制为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可以对医院的战略和经营目标进行细化,规范医院各个部门的责、权、利关系,有利于医院的运营管理,符合医院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上级各部门的要求,通过对预算的监测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增强预算的执行效果,明确医院的考核依据,使医院的管理机制更加具体化、数量化、明晰化,为医院稳步、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作者:徐铃茜